第69部分(第2/4 頁)
可笑你現在還以為能算計了別人,我就等著你他日遭報應的時候。15ea1。
曹妃、麗嬪各自飈過演技,最後曹妃滿意地看著梨花帶雨地麗嬪請安回了她的寶月閣後,曹妃派去另一個內監也回來了:“回曹妃娘娘,皇上的御攆出了昭陽宮了,奴才跟了一段,瞧著是回了乾正宮了。”曹妃一聽,喜笑顏開,看來皇上今日也沒有留在昭陽宮,又見這內監是在麗嬪走過之後,才來回覆,實在是有眼色。
心情大好之後,竟厚厚賞了他五十兩銀子,這賞賜不僅讓這收到銀子的內監驚喜交加,也讓其他的宮人側目。這不是因為他們眼皮子淺,跟在後宮第一寵妃身邊,在淑妃性情沒有大變前,鍾粹宮裡的人可是在後宮裡橫著走的,多的是宮人尋了機會孝敬他們呢。
讓他們側目的是,沒有想到曹妃竟如此厚賞了這個內監,要知道曹妃雖然得寵,皇上賞賜的珍寶從來不曾斷過,可曹妃生性吝嗇,對待身邊的人,出手向來不夠大方,他們私下裡也嘀咕過,曹妃畢竟出身有限,眼界狹小,比不上玉安宮裡的淑妃娘娘爽氣。
曹妃還以為這些人是羨慕這內監的好運,便好笑地道:“你們也不用羨慕,若是誰的差事辦的好,本宮自會重賞。”
鍾粹宮的宮人便跪下謝了一次恩,嘴上說著多謝曹妃娘娘,心裡怎麼想卻就不一定了,這不連綠蕉都有些口不對心呢,往日裡綠蕉可沒少替曹妃做人情。
玉安宮裡,為了防止暗淨被袁昊發現,蕭靜嵐已下了令,非是十萬緊急的大事,不許暗淨再進了玉安宮,連訊息都傳遞地少了。所以,蕭靜嵐並不知道,曹妃和鄭貴妃之間的新的爭鬥,現在她正看著袁昊傳進來的教坊司的演奏呢。
在教坊司將一曲前朝的《君臣樂》演奏畢,推開手邊的果盤,拿過牙箸,將最後一段忠臣從大獄裡出來,對著誤會過他,聽信了讒言將他下獄但最後還是相信了他的皇帝,感激涕零的曲調重新敲打了一遍,在教坊司眾人不可思議的目光下,扔了牙箸,挑眉譏笑道:“聽出來了嗎,這麼一段沒滋沒味的調子,虧你們也敢在本宮面前現眼。”
教坊司司正雖然早已折服在淑妃的高超的樂技下,但她們是奉皇上的命令,來玉安宮演奏的,淑妃再不樂意,她們也不敢停啊。
“淑妃娘娘恕罪,奴婢們技藝不精,惹了娘娘您笑話了,但聖命難違,奴婢們也無法。”
“換一曲,剛剛那一曲《君臣樂》真是個笑話,本宮聽出來了,那是根據前朝太宗皇帝和當時素有一代戰神之稱的李大將軍的故事,據說李大將軍在領兵破樓蘭時,帶著手下三十萬大軍,失蹤了三天三夜,以至當時在另一處領兵的前朝太宗皇帝險些被樓蘭大軍給擄了。這太宗皇帝雖然當時沒有發難,還好意安慰了自責不已的李大將軍,在眾將士面前顯示了他一代天子的寬宏氣度。”蕭靜嵐說道這裡,諷刺一笑,袁昊讓人特意尋了前朝後期都將近失傳的這《君臣樂》,在她面前演奏。而袁昊卻早已舉起了對鎮北侯府的屠刀,真是諷刺至極。
更諷刺的卻是前朝太宗皇帝對李大將軍的涼薄無情:“但這根刺卻深深地紮在了太宗心裡,後來,有人上書李大將軍家裡藏有龍袍,太宗皇帝勃然大怒,直接就將李大將軍打進了天牢。”
“可淑妃娘娘,太宗皇帝那是被殲人矇蔽,後來查清李大將軍蒙冤之後,親自去了天牢將李大將軍接了出來。”教坊司司正忍不住在蕭靜嵐停歇的時候,插嘴道。
“你說的不錯,可惜太宗皇帝的這番惺惺作態,騙過了大半愚民,卻騙不過史筆如刀。史書上雖不曾明言,但在李大將軍的傳記上,卻清晰地寫道,李大將軍出了天牢之後,身體孱弱不堪,昔日能夠百步穿楊的一代戰神,卻連碗飯食都捧不起來,據說李大將軍的腕骨寸寸斷裂,身上傷痕累累。”
蕭靜嵐說的這些,教坊司裡連字都不識的眾人如何得知,此時聽了,一時面色雪白,一想到勒馬揚鞭,威震西域的一代戰神,最後竟然連碗飯都端不穩時,不由心頭酸楚,流下淚來。
“淑妃娘娘莫要嚇奴婢們,奴婢雖不曾讀過什麼書,但奴婢也從曲子裡得知,李大將軍最後是安詳去世,堪稱高壽的。”教坊司司正想著李大將軍活得可比太宗皇帝長多了,她便不大信李大將軍受過如此酷刑。而且淑妃娘娘的孃家鎮北侯府可歷來被稱為大齊第一武將世家,這曲子又是皇上親自挑選的,若是李大將軍真的如此悽慘,皇上的深意,她可就不敢猜了。16022413
“李大將軍的確是高壽,可惜他的子孫幾乎都先他一步離世了,最後只餘下一個幼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