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沉緬在徵歌挾技之中,對大順政權迫在眉捷的危機卻毫無所覺。等到使報吳三桂還兵據山海關,並揚言興復明室,李自成才感到劉宗敏是桶了亂子。
於是一面又責怪劉宗敏魯莽,告訴他不可再對吳襄迫害,自己也收斂一點不敢對陳圓圓造次;一面命牛金星代筆寫了《吳襄招吳三桂書》,派唐通攜招書連同李自成敕諭、萬兩白銀、千兩黃金、千匹錦緞前往山海關招降,並欲封吳三桂為侯。
吳三桂雖不悅,但一因全家三十八口捏在人家手中,二來為自己今後前途,又不能不考慮。正當吳三桂兩難之際,投靠了清人的祖大壽以看望外甥為藉口,混進關來,替多爾袞說項,慫恿外甥投降清朝。
正好吳三桂派往北京的探子回來,吳三桂問道:“我家裡怎樣?”
探子回稟說:“被闖將劉宗敏抄掠了!”吳三桂聽後說:“這不關緊要,我回去他們會歸還我的。”
又一個探子回來,吳三桂又問道:“我父親怎樣?”回稟說:“老太爺被劉宗敏抓走了”吳三桂有點沉不住氣說:“這也不關緊要,到我回去,他們也一定會放出來的,諒他們也不敢對我父如何!”
最後第三個探子回來了,吳三桂急切地問道:“夫人及陳圓圓人怎樣?”探子迫不急待地回稟:“唉呀!大人呀,大事不好,家中女眷、包括陳圓圓都被劉宗敏強佔了!”
吳三桂不聽則已,一聞此訊,火冒三丈,怒髮衝冠,正所謂,“霸王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拔劍怒罵道:“真是豈有此理,一個鐵匠竟強佔總兵夫人,這叫我還能歸順他們嗎?大丈夫不能保全自己的家室,為人所辱,我還有何臉面再見京中父老兄弟。李自成啊李自成,我與你有不共載天之仇。我意已決,興兵剿闖!”
吳三桂罵完,他咬破中指,立即仿效戰國時代楚國申包胥哭奏廷的方式,向清統治者借兵。透過祖大秦的疏通,他向多爾袞表示:“敝遭不達,李闖犯闕,攻破京師,先帝殉國,九廟成灰;全國臣民,痛心椎血;三桂身受國恩,報仇雪恥,責無旁貸。怎奈京東地方狹小,兵力微弱,祗能冒昧向貴國作秦廷之泣,望殿下予以一臂助力。”
多爾袞趁此大事要脅,強迫吳三桂率部眾投降,拱手讓出大明錦繡江山。吳三桂此時也抱定了“且作七日秦廷哭,不負紅顏負汗青。”的想法開門揖清,淪為降清抗闖。引狼入室的吳三桂多按照多爾袞的意願,下令全體官兵一律 發編辮、手纏白布,接受多爾袞的調遣。
清兵入關之後,吳三桂被多爾袞封為平西王,作嚮導前鋒,誓師出征,與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相遇於一片石(今河北臨沂縣北七十里)。大順軍全是一群烏合之眾,由於倉促的應戰,遭到嚴重的挫敗,損兵折將,屍橫遍野,於大順永昌元年四月廿六日敗歸。
李自成戰敗,逃回北京,下令殺了吳襄夫婦、子吳三輔及其家人三十四餘口人命,還將吳襄首級懸於城樓示眾。而陳圓圓趁亂中,藏身於一個平民家庭裡去,方躲過一劫。
吳三桂一路攻打下來,大順軍也一步步離開大內西撤,後來李自成自己也負傷,一直退回西安去了。吳三桂回到北京老家,不見陳圓圓,便四出探聽,後來部將才在一個小村裡發現到她。
吳三桂喜出望外,找到了美人,立即下令結五彩樓,備香轎,旌旗鼓樂,親自前往迎接,正所謂的“蠟炬迎來在戰場,啼妝滿面殘紅印。”
陳圓圓的一生雖屢遭坎坷,可是風鬟霧須仍不減往日嬌容。一見面,吳三桂便問陳說:“圓圓!真沒想到會在此地找到你,這不是在做夢吧!”
陳圓圓見吳三桂已降清 發編辮,更是百感交集,祗淡淡地回答說:“三桂!
你已不是大明的山海關總兵!而是建洲人的平西王了!“
吳三桂原本打算繼續追緊李自成,但陳圓圓實在不願再見到,百姓們又因刀兵之禍而流離失所,遂向吳三桂說:“李自成是英雄人物,軍紀嚴明,秋毫不犯,有些將土只聽號令,他也管教得緊。他們之所以扣留我,目的是為了要招降你,對我也是待之以禮,所以你不必再追了!”
而吳三桂得到陳圓圓,目的已達到,所考慮的倒是如何對陳圓圓安置了,心中更是一心要一親芳澤,當然,也是拉著陳圓圓往寢宮裡去了。陳圓圓不禁暗暗祈禱著:“但願一切兵災人禍,就此結束了罷!”
※※※※※※※※※※※※※※※※※※※※※※※※※※※※※※※※※※※※
寢室閣床上,吳三桂與陳圓圓已成為兩條赤裸裸的肉蟲互相交纏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