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剛剛過,正是地裡播種的時候,上次請來的十二個短工都是實誠人,乾脆就沒辭掉,一直在田裡做活。加上府中的五個長工,共是十七個人在田裡做活。莊子的進項主要是依靠這些田地。另外,依老侯爺的吩咐,牛村南山的二十畝田的進項是另外做賬目的,所有的盈利每年都和另外八十畝一起交到侯府。”
張小晚這才明白,怎麼老侯爺明明給了她好幾畝田地,她口袋裡愣是沒收到一個子兒?
這東西進了侯府,還能進她的口袋嗎?!
“不瞞陳嬤嬤,那二十畝田是老侯爺留給我的。我這裡還有田契,以後那二十畝田的進項就全部交到我自己這裡。”張小晚說著,要讓如意去拿田契給陳嬤嬤看。陳嬤嬤假裝推辭了一番,還是認認真真地看了那田契,如此一來,往後有個什麼事情,都能給侯府交待。
陳嬤嬤又道:“大奶奶吩咐,那往後老奴就將那二十畝田和侯府的八十畝分開管理。另外,荀嬤嬤雖然管了一個月的莊子,可莊子中所有人的分工還是和以前一樣的。可是,荀嬤嬤家的兩位姐兒,侯府中的四個丫鬟、兩個小廝,仍是沒有合適的工作安排下去。”
聽完陳嬤嬤說的,如今莊子里人的分工都是和以前一樣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反而是那些侯府來的人拿著高薪卻做很少的活。
張小晚笑了笑,心道,這些人可是等著抓自己的小辮子,或者給自己下絆子呢,根本不需要去做別的活。
比如荀嬤嬤家的兩個女兒,拿著二兩銀子的大丫鬟的月俸,實際做的事情卻是沒有的,撐死了每天來她這個主屋逛一圈。另外,她這屋裡的鶯歌、燕舞,本來是要做灑掃的活兒的,可是,白管事家的原本就是做這些事情的,現在她們兩個也就是每天在外面晃一晃,拿著掃帚掃掃,實際上還是白管事家的來做的。
“嗯,陳嬤嬤,往後莊子裡的這些事情,還要你留心。”張小晚道,“我有幾個主意,陳嬤嬤若是覺得正確,倒是可以一用。若是覺得不合適,就當我沒有講過。”
張小晚還是有自知之明的,自己唯一的優勢不過是來自現代,因此腦子裡比他們多了點文化積澱。可是,這裡畢竟是古代,誰的地盤誰做主,逆天而行那是不行的,比如,要是和男性如現代那樣相處,絕壁是會被浸豬籠的還不如順勢而為。
第8章 好兒郎了了童生
張小晚琢磨了下用詞,道:“首先是獎勵制度。比如莊子中有五個長工,那麼就由他們一人負責二十畝田,到年終的時候,哪二十畝收成最多,管理的人就能得到獎勵。其次是責任管理,我觀察過我們的莊子,後花園中有不少花花葉葉、魚蝦竹筍都是能賺錢的,每年下來能有兩百兩的收入。”張小晚頓了會兒,又道,“你和白管事家的商量下莊子裡的人手安排,將後花園中的花花草草分配一下,著幾個人去管理。每個月莊子中抽|取一定的銀子,若是多出來的那就賞給管理的人。如此一來,管理的人必然會盡心。此外,從後花園中賺取來的銀子,全部用於改善莊子中人的嚼用,動用整個莊子的人來監督。絕對不會留下任何貓膩。”
陳嬤嬤想的是,往常就知道白家的拿了花園中的東西去賣銀子,只不過一直以來沒個上頭的人來管奈何不了白家的,自己也不願意和他們撕破了臉皮。只能看在眼底,心裡妒忌著。這下倒好,這個決策一出來 ,看他們如何偷腥!
張小晚想的是,後花園的東西放著也是浪費,但她才不願意給侯府白白做勞動力,還不如將賺來的錢全部用在吃喝穿用上,另外也讓旁人跟著沾光,不至於說三道四!
陳嬤嬤喜道:“大奶奶說的極是呢!”
張小晚抿唇笑道:“那就麻煩陳嬤嬤費心管理了。”
陳嬤嬤恭敬地告退了離開。陳管家的正等在外間等陳嬤嬤回去。陳嬤嬤讚賞地道:“我看這個大奶奶是個有主見的。咱們跟著她,準沒錯兒。這次正好能整治白家的那個婆娘,平時一聲不吭和個悶葫蘆似的,不知道的人都說她實誠,我可是知道,這人最是貪小便宜不過”
“是是是,你啊,說的都對。趕緊回去吧,明天是良兒的生日,你正好休息,帶良兒去城裡吃一趟。”
“我看,我還是帶良兒去買些料子做身新衣裳,再買一些菜回來,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吃頓晚飯。”
兩口子說說笑笑地往偏院走去。
如意關了門,對張小晚笑道:“大奶奶,您可真有見識呢。”
張小晚笑著搖頭,道:“這些東西是我在書上看來的。”說起來,這個朝代的文字和繁體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