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廚子的事成了大家最感興趣的話題。
“大嫂,以前沒聽說大哥還有這手本事啊?”巧巧的小姑姑曾美娟好奇地問道。
“可不是,往年大哥家待客的菜還是大嫂你做的呢?”巧巧的二嬸李氏也附和道。
大家都看向趙杏花,然後趙杏花大方地解釋起來,當然不是實話實說,而是把和曾大樹商量好了的說辭說了出來。
“說起來,我當時也是嚇了一跳呢!那天,虎子從河裡釣了幾條魚回來,你們大哥就說讓他來做飯,反正平時他也偶爾會做幾次飯,我也沒多想。哪知這回他做出來的魚竟是色香味俱全的,既好看又好吃!就是比那有名的廚子也不差。”趙杏花說到這裡,停了一下,見大家都是滿臉期待的樣子,又接著往下講。
“然後我就奇怪了,就問他怎麼會做這樣的魚的?你們大哥就說是和別人在一起賣菜的時候,旁邊的一個人和他聊天就說起了這做菜的事,那人也沒有瞞他,將怎麼做這些菜的過程都講給了他聽。你們大哥就覺得對做菜有了興趣,後來在家裡就試了幾回,我和孩子們都覺得不錯,想著他或許天生就是吃廚子這碗飯的,就讓他每天賣完菜回來就在家做菜,這不,做著做著就越做越好了,如今,多層的大蒸籠都自家做好了,就等著有人來請他出去做廚子了。呵呵”
趙杏花把這事先編好的因果緣由說了一通,大家都露出驚訝的表情來。
“大哥真是有福之人啊!竟能遇上這樣的好事!”
“是啊,大哥要是真當了廚子,往後這錢還不是大把大把地來呀!”
“這廚子可是個好活計,不說別的,光這酒席上的好菜就能大盆大盆地往家裡收啊!”
“大嫂你也是好福氣的,大哥有了這本事,你就等著享福就行了!呵呵”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說著,有的是羨慕,有的因為嫉妒,說話就帶了些酸氣,趙杏花全都樂呵呵地應著,又坐了一會兒,就起身去廚房幫曾大樹燒火去了,巧巧的叔叔、嬸嬸、姑姑、姑父們還在熱烈地討論著,過了一會兒,巧巧的六嬸就來請大家去坐席吃點心了。
這點心並不是所謂的糕點什麼的,而是帶哨子的麵條。麵條是平常的掛麵,做哨子的菜就豐富了,有木耳、蘑菇、筍片、蛋片、瘦肉等,這點心通常是在飯前兩個小時請客人吃。
今天的點心也是曾大樹做的,麵條還沒有上桌,大家就聞到了撲鼻的香氣,於是大家都隱隱地期待起來。待巧巧的六嬸和趙杏花笑著把兩木盆麵條端上了桌,大家都驚呆了,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精緻、好看的點心,然後大家忍不住嚐了一口,滿口生香啊,實在是美味極了!最後,兩盆麵條都被吃得精光,小孩子們更是吃得滿嘴流油。
吃完後,大家都覺得很滿意,真想不到曾大樹的菜竟做得這麼的好了,巧巧的爺爺奶奶更是笑得滿臉菊花,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因為曾大樹還在廚房裡忙活著午飯的菜餚,巧巧的姑姑和嬸嬸們紛紛湧去了廚房,向曾大樹取經去了。
好不容易等來了午飯時間,大家都對中午的菜充滿了期待!席上,從廚房出來的婦人們滔滔不絕地說著曾大樹做菜的情形,大家都是讚不絕口。
很快,第一道菜上來了——三鮮湯!菜名很普通,很傳統,一般過年招待客人的第一道菜都是它。但今天大家吃到的三鮮湯比以往吃到的都要好吃,而且味道很是特別。然後,在大家的稱讚聲中十二道菜陸續上齊了。分別是三鮮湯、蒸“黃雀”、炒幹筍、紅薯粉條炒肉、蓮子燉雞、香辣豬肚、紫菜魚丸湯、木耳海鴨蛋、辣椒炒豆腐乾絲、菠菜炒雞蛋,再加上傳統的炸魚、蒸橘皮肉。
曾大樹的首秀毫無懸念地贏得了滿堂喝彩!大家都稱讚他的廚藝比他們見過的所有廚子的廚藝都要高上許多。最後,大家分手回家的時候還在說著以後辦酒席一定要請曾大樹去做菜。
曾大樹廚藝的第一次展示完美收官!
正文 第二十一章 機會
曾大樹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幾個孩子把收到的荷包都上交給了趙杏花。第二天,因為路途比較遠,一家人起得非常的早,匆匆趕去七里外的巧巧的外公外婆家。
趙杏花是家裡的小女兒,上面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巧巧的外公外婆都臨近六十歲了,跟著大兒子生活,巧巧的外公外婆所住的井潭村和烏山村的習俗很是不同。巧巧他們到的時候,巧巧的舅舅和姨媽們都已經到齊了。巧巧的兩個姨媽嫁得比較近,而且嫁在同一個村裡,就在離井潭村不到三里路的龍門村。所以到的比曾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