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2/4 頁)
福利,那就是他們的兒子進學堂唸書不用交學費。所以,綜合論起來,做學堂裡的夫子還是一件挺不錯的事情的。
不過,虎子在鎮上也有不方便的地方,因為學堂裡不許生火,所以夫子們只能自己解決吃飯的問題,住在鎮上的人自然是可以步行回家吃午飯,畢竟路程非常近,但是極少數的住在附近村子裡的人因為離家較遠,所以就需要煩惱中午吃飯的問題了。
因為夫子的工錢不多,又需要養活一家子人,所以自然是不能鋪張浪費地每天在鎮上下館子的。為此,各人有各人的辦法,有些人自己出米和菜在相熟的人家裡搭夥吃飯,有些人出錢在別人家裡搭夥吃飯,虎子則是每天從家裡帶來一碗米、一碗菜,曾大樹會幫他把飯菜放到酒樓廚房裡的蒸籠裡蒸熟,中午的時候,虎子去取就是了。因為是做蒸菜,所以巧巧給虎子準備的菜一般都是魚乾、魚丸、豆腐乾、南瓜、土豆、白蘿蔔、胡蘿蔔以及各種涼拌菜,這樣倒也方便。因為曾大樹父子沒有佔酒樓的便宜,而且酒樓裡的人又都是相熟了的,所以,也沒有人為這事說閒話。再加上,虎子因為考中了秀才,現在又當了教書的夫子,別人說起他來都自然而然地帶出一股子尊敬來,所以,當教書夫子的人,社會地位還是蠻高的。
虎子因為現在他自己的教書資歷還太淺,所以學堂被分配去教導最低年級的小孩子們學認字和寫字,因為他很有愛心和耐心,性情又溫潤,所以他的小個子學生們都非常喜歡他,對他這個老師比對自己爹還要親。虎子除了教這些孩子唸書以外,他還經常留心著不讓這群小蘿蔔頭們被高年級的大孩子欺負了去,一旦發生有大孩子欺負小孩子的事情,一些小蘿蔔頭們立馬就跑去找虎子這個夫子來幫忙,可謂是對虎子這個夫子信任有加。漸漸的,最低年紀的小蘿蔔頭們變成了學堂裡最無憂無慮的一群人,高年級的大孩子們誰也不敢去招惹小蘿蔔頭們。
現在是十月份,虎子今天下午只需上上半個下午的課,他每天都是如此,因為他不住在鎮上,所以學堂給他安排課時的時候也特意行了個方便。上完課之後,虎子又同相熟的幾個夫子打好了招呼,然後就回烏山村去了。出青山鎮之前,虎子去了一趟山陽酒樓,推了一輛平板車出來,平板車上放著五個大桶,桶裡裝著滿滿的豬食。
虎子推著平板車回到烏山村裡,他順著村裡的大路,先是到了小峰的家,只有韓葉子帶著圓荷在家,虎子同韓葉子和圓荷道了聲招呼,卸了兩個桶下來,又繼續推著平板車回了自己家,家裡韓招弟帶著孩子們都在,虎子同自己的三個孩子親熱了一番,又同韓招弟說了兩句話,同樣是卸下了兩個桶,然後又推著車去了趙杏花住的舊屋。
舊屋的院子裡擺放著兩輛平板車,巧巧家現在一共擁有四輛平板車。早上出門的時候,三輛車用來裝新鮮蔬菜和一些乾菜、酸菜,這些都是提供給山陽酒樓的,這三大車的菜可以滿足山陽酒樓一天的蔬菜需求了。還有一輛車用來放裝涼拌菜的大蒸籠和裝布娃娃的大籮筐以及屜子,曾大樹涼拌菜攤現在在鎮上的知名度很高,生意很火,這一車的涼拌菜半天就能夠賣完,而且,現在賣涼拌菜的是三個人,分別是趙杏花、小峰和小山,他們做起生意來都相當麻利。巧巧家現在每天準備的涼拌菜是巧巧參與擺攤那時的四倍多,而且,如此大量的菜,賣起來絲毫沒有壓力,每天都必定賣光光。
小峰和小山考完秀才之後,開始的時候,他們也在鎮上找尋了一段時間的工作,主要是針對教書的夫子、店鋪的掌櫃以及賬房先生這三大職業,但是他們最終一無所獲。他們倆人現在除了和趙杏花一起來鎮上擺攤之外,下午的時候,他們就跟著巧巧學習切菜和做菜,他們的目的是做廚子。現在村裡原來的兩大廚子:朱得喜和曾守財都已經年老了,他們現在只在烏山村裡面做菜,不再去別的村子了,小峰和小山正好遇上了填補空缺的好機會。
另外,巧巧家現在一共養著十一頭豬,虎子家四頭、小峰家四頭,舊屋這邊三頭,因為舊屋這邊豬圈小,只能容納三頭豬,再多也養不下。豬養得多了,需要的豬食也多,巧巧家每天需要從山陽酒樓運四大車的豬食回來,每車運五大桶,數量非常之龐大。
巧巧家現在的生活是,田地全家一起種,菜地全家一起種,三頓飯全家一起吃,但是各家分開住。小山娶媳婦之前,舊屋這邊進行了擴建,在原來屋子的後面給小山加建了一間寬敞的新屋子給他當婚房,小山成親之後,巧巧帶著雙雙和對對依然住在西屋裡。
小山是在去年十二月份成的親,巧巧的四嫂是趙杏花在千挑萬選中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