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虎子和小峰直接推著三大車新鮮蔬菜去往山陽酒樓。小峰把菜送到酒樓的後院之後,就趕去菜市場了。虎子幫曾大樹給菜過稱、記賬,忙完這些之後,他才往學堂裡去。因為曾大樹一行人從家裡出發的時間早,所以,虎子在忙完這些事情之後,去學堂也不會遲到。
菜市場裡是一如既往地熱鬧非常,趙杏花的涼拌菜菜攤前也是熱鬧非常。
“嬸子!小峰哥!小山哥!早啊!”挎著菜籃子的汪靜遠隔著人群熱情地衝趙杏花、小峰和小山招著手打招呼。
趙杏花衝著汪靜遠呵呵地笑著,小山和小峰笑著喊道:“汪靜遠!早啊!”
汪靜遠每天都挎著個菜籃子來菜市場裡買菜,他一個清清秀秀的少年混在一群中老年婦女裡面,顯得格外的特別和明顯。他每天都會同趙杏花他們打一聲招呼,隔三岔五的也會來買一次涼拌菜。他和小峰、小山的關係十分要好,小山有時候還會同他開幾句玩笑,畢竟他們已經做了有十餘年的同窗好友了。趙杏花也很喜歡這個陽光、愛笑的小輩,而且汪靜遠每次都非常熱情地朝她叫著“嬸子”,讓趙杏花感覺非常喜歡,大概大人們都喜歡懂禮貌的孩子吧,趙杏花也不例外。不得不說,生活裡,大部分人都是俗人!俗而不賴!呵呵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新的生活格局
小峰和小山在山陽酒樓的廚房裡跟隨曾大樹學習了一個月之後,兩人終於在廚藝上學有所成,手藝大為精進。不管是做葷菜還是做素菜,他們倆都能夠應付得來了,而且,雖然是同一個師傅教出來的徒弟,但是他們倆在做菜上各有特色,做出來的菜個性十分鮮明,一點也不雷同。對他們倆的廚藝,曾大樹終於毫不吝嗇地又非常客觀地評價道:“不錯,可以做廚子了!不過,如果再熟練一些的話,就更好了!呵呵”
小峰和小山笑著點點頭,心裡樂不可支,兩人齊聲笑著說道:“謝謝爹!嘿嘿”
曾大樹笑著鼓勵道:“你們倆繼續好好幹!別偷懶,偷懶可就做不好了。”
“嗯,我們會積極、勤勉的,絕不會偷懶!”小峰和小山挺起胸膛,一起堅定地說道,然後小山又補充說道:“爹,你放心!”
“嗯,爹對你們很放心。呵呵”曾大樹樂得開懷大笑,滿心裡都是欣慰和驕傲。曾大樹也是一個俗得不能再俗了的俗人,看著自己的兒子們生活有了盼頭、看著他們如此的聰明伶俐,曾大樹這個當爹的怎麼能不高興和自豪呢?有幾個俗人爹是真的為了自己而活的呢?俗人爹的滿心希望還不都是寄託在後輩們的身上嗎?
這時恰逢十一月中旬,農人們即將迎來一年之中農事活動最清閒的時候。農人家裡的嫁娶之事多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日裡進行,於是,又到了置辦酒席的風靡時節。酒席是廚子的舞臺,成親酒席正是廚子們大展廚藝的好地方,可以說,小峰和小山這兩個新廚子迎來了他們展示廚藝的好時機。而且,他們倆還有一個好資本,那就是他們有曾大樹這個把好廚名播撒在附近好幾個村莊裡的廚子爹!都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可千萬不能小看了父輩的成就在對子輩的行事和與人交往時的便利性上所產生的積極影響,一般而言,人們都喜歡講究淵源,父輩在外人中形成的好口碑,對子輩們來說,這就是良好的淵源,良好的淵源是子輩們在社會上行走的一個便利條件。
同樣作為便利條件的是,他們家還開著一個顧客頗多的雜貨鋪,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平臺,用來打廣告的話,既方便省事、不著痕跡,又效果顯著、範圍廣泛。一般,只要不是時間特別緊迫的話,來巧巧家雜貨鋪裡買東西的顧客們都喜歡和趙杏花閒談幾句,這也是村人間的普遍習慣,大家見面後,一起說說話,拉拉家常,並非為了拉近關係而刻意如此,也不是因為村人們多嘴多舌、喜歡說話,而只是出於村鄰間的友好和淳樸罷了。於是趙杏花藉機喜氣洋洋地同客人們說了自家有兩個兒子要做廚子了的事情,大家聽後,都忍不住驚歎,然後,曾大樹家的二兒子和四兒子要做廚子了的訊息就在烏山村和附近幾個村莊裡傳播開了,好多人都知道了這個事情。
在大家看來,廚子的兒子再接班做廚子是一件很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是曾大樹的兒子要做廚子了,這事還是有些特別的,只因為在大家的心裡,曾大樹是一個特別好的廚子,所以,大家對也將要做廚子了的曾大樹的兒子就自然多出了許多的期待和看好來。
廣告成功地打出去了,效果也還不錯,很快,生意就上門來了!輕而易舉地,小峰被請去附近的劉家村為人家做喜宴的酒席。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村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