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2/4 頁)
,似乎明白了什麼。
她咧開嘴笑成了一朵花,“哎,孫媳婦明白了!”
115 有間
盛京城這兩天很熱鬧。
先是鎮國大將軍打了勝仗回京,雖以年齡之託辭去了軍中職務,卻加封了一等國公。
但金鑾殿上,鎮國公袁世韜卻向皇帝陳情,指他在西北凍傷了腿,恐不能勝任國公之位。
他遞上退位請封的奏摺,請立大郎袁浩承繼爵位。
皇帝體恤功臣,當即准奏,又另封了個光祿大夫的散階,以示榮。寵。
鎮國公府為了感念聖恩,特地在五道山慈恩寺門口借地施粥五日。
隨餐附送的還有小菜,卻是些從來都沒有見過的紅油素食。
第一口辛辣無比,但配以清粥卻格外地爽口美味,再吃第二口時,便完全成為一種享受了。
這紅油素食的名聲立刻廣而告之,傳得老遠。
到最後幾日,這施粥的善舉已然變相成了美食品鑑會。
來品嚐的人除了窮苦百姓,竟還有些衣著光鮮華麗一看就不差一碗粥喝的有錢人。
口*傳之後,整個盛京城都知道鎮國公府有一種特別美味的紅油素食。
百姓紛紛打聽除外,連那些老牌世家也都十分好奇。
這一日,袁大郎下朝回家,笑呵呵地對老太君說道,“剛才戶部的林尚書和禮部的周尚書都向我打聽咱們家的紅油小菜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他挺了挺已經十分高昂的胸,萬分自豪地道,“我趁機便將那辣菜館的事給透露了一下口風。”
老太君聽了也滿臉堆笑,“大郎做得不錯,那林尚書和周尚書可是出了名的大嘴巴,想來咱們家要開辣菜館的事兒,不出幾日,就該傳到帝后耳朵了。”
她轉頭對著崔翎問道,“小五媳婦,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嗎?”
崔翎連忙點頭。“嗯,祖母就放心吧!”
鋪面是現成的,早在半年前她去西北之前,就已經和祖母說好了。
她不在的這段時間,祖母令人將鋪子好生整修了一遍,弄得格調十分高雅氣派。
崔翎對辣菜館的裝潢十分滿意,所以只是將座位重新調整了一下,就算完。
至於廚師,她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拿出看家的王牌。劉師傅和唐師傅。
劉師傅和唐師傅原本就是廚藝界十分有名的名廚。一個曾是御廚。一個在江南享譽半邊天。
雖然,他們也很喜歡,並且珍惜在鎮國公府當差的安逸和被尊重。
但每一個廚師心裡更加渴望的是得到萬千食客的認同。
自從半年前崔翎偶然透露出想要開辣菜館的意願後,劉師傅和唐師傅就上了心。
他們卯足了精神在辣菜技術上努力提高水平。也還留心著培養有潛質的徒弟。
功夫不負有心人。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所以,這次崔翎就辣菜館事宜和兩位師傅商量的時候,他們從容淡定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唐師傅道,“我曾經在江南最好的酒樓當過主廚,所以對這方面還算有些經驗。若是五奶奶不棄,大可放心地將辣菜館的廚房交給我老唐。”
他說著便從懷中摸出一個小本子遞了過去,“這是我對於酒樓的一點心得體會,五奶奶抽空看看吧,或許也能為您提供一二思路。”
劉師傅也道。“我雖然沒有老唐有經驗,但跟著五奶奶最久,對於辣菜也有自己的一點見解。”
他微笑起來,“五奶奶您看,不如便叫我去給老唐幫幫忙?”
唐師傅雄心勃勃得想要去當辣菜館的主廚。劉師傅心裡想的更多的,卻是創新菜式。
崔翎覺得這樣甚好,這兩位果然不愧是好友,不僅沒有為爭個主廚的頭銜打得頭破血流,還很快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她便笑著說道,“唐師傅有過經驗,那就聘您為咱們辣菜館的主廚了。至於劉師傅,府裡暫時還離不得您,所以,您就負責和我一道開放新菜。這樣如何?”
唐師傅和劉師傅各得其所,自然都十分滿意。
店鋪有了,人手有了,辣椒還有半船,新鮮的食材也不缺。
這辣菜館萬事俱備,就只欠開張了。
老太君便將眾人召集起來,“雖說開這個酒樓,只是咱們孃兒幾個的消遣。但我老婆子信奉認真做事,事兒再小,也要做好。”
她笑著問道,“所以,咱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