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第3/4 頁)
山川斷路,大河截流,那些陰損的招數,將援軍擋在了西陵城外。不論是要修補工事,還是繞道,都需要時間。
最後能夠如約抵達戰場的,竟然只有區區五千兵馬,其中還不乏殘軍傷將。
西陵數萬兵馬,對方足有十倍之多,區區五千,實在是杯水難解車薪。
最困難的,還不只是空前強大的突厥大軍,還有西域國,也在一側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要分一杯羹。
突厥和西域這對連年征戰小矛盾不斷的仇敵,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忽然成了穿同一條褲子長大的兄弟,裡應外合,配合默契。
崔翎看著五郎日益沉默的表情,也不知道該怎樣才好。
她絞盡腦汁搜尋腦海中以寡敵眾的軍事典故,但發現這些方法平西侯和大將軍都已經試過,效果並不好。
阿史那泰江是有備而來的,帶著吞噬一切的可怕決心。
他不懼怕犧牲,麾下幾十萬兵將皆是他的棋子,朝著他指的方向勇往無前,哪怕是送死,也不顧一切。
而蘇家軍卻珍惜每一個部下的生命,連萬不得已的犧牲都心痛不忍。
如此兩廂對比之下,本就落在下風的蘇家軍,因為束手束腳,處境更加被動了。
就這樣無比艱難地支撐了半個月後,從盛京城不遠萬里風塵僕僕而來的袁家軍終於到了!
大將軍尚在前線,五郎和崔翎親自去城外迎接。
等和先鋒部隊打過招呼之後,領兵的將領沒有入內城直接往戰場而去。
又等了半日,便看到有馬車前來,車簾掀開,從裡頭露出張無比熟悉的臉龐來。
崔翎又驚又喜,“二嫂!”
她連忙迎到前去,“二嫂,您怎麼來了?”
梁氏一身短打,頭髮全部束在腦後,若遙遙去看,以為是個英姿颯爽的男子,只有近前了,才能發現她的衣裳是精心改制過的,髮髻也比尋常女子利落一些。
儘管趕了遠路,但她精神看起來頗好,目光裡更是流露著犀利的光芒。
她跳下馬車,“五弟,五弟妹,我來了!”
是五年前殺死她丈夫的阿史那泰江領兵,她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除了擔心在西陵的家人外,心中也有然而生出一股使命感。
她想要上前線殺敵,在二郎倒下的地方爬起來,打敗突厥人,取下阿史那泰江的首級,他日回京要用仇人的腦袋,在二郎墳前祭旗。
袁家軍臨行前,梁氏提出要跟隨前往西陵的願望。
大郎和宜寧郡主都不同意。
戰爭的殘忍。令他們五年前失去了二郎,這種切膚之痛,萬萬不想再有第二次了。
西陵城中的老太君大將軍和五郎一家,已經讓他們倍加擔憂。絕不能再讓梁氏前去冒險。
但梁氏態度堅決,二郎牌位之前,她對著大郎和郡主痛訴心事。
梁家如今已經起復,雖然景況不如從前,但也在慢慢地恢復繁榮,兄弟子侄重新恢復了鬥志,孃家人的情況已經不必她再多加費心。
二房已有嗣子,那孩子雖然小,倒是十分聰慧懂事。
大房厚道,就算她在西陵有個三長兩短。也不會虧待那孩子,二房後繼有人,她也不擔心以後入了土,見了二郎,會愧對他。
至於有間辣菜館。這兩年間,她竭盡所能將之遍佈全國。
起初是衝著豐厚的分紅銀子去的,但後來她已經將此視作為事業,是真的用心在做這件事的。
有生之年,除了在後宅虛度人生外,她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故事,覺得已經不虛度此生。
除了二郎萬箭穿心之仇。她已經沒有別的仇恨,別的遺憾,和別的虧欠了。
大郎和郡主拗不過樑氏的堅持,只好勉強放行,只期盼她到了西陵之後,老太君可以說服她。
但只有梁氏知道。她自己有多麼堅決。
五年來不分晝夜勤練槍法,除了以此來寄託哀思,她一直都在等待著今日。
報仇血恨。
等到了平西侯府,梁氏與眾人各自見了禮。
世子夫人和二夫人三夫人,她都曾見過。彼此性情相投,多說幾句便又熟絡起來。
老太君從宜寧郡主信件中得知了梁氏的宏願,心裡既擔心,又覺得欣慰。
她自己是巾幗英雄,若不是年紀太大,也想要再上馬馳騁疆場,保家衛國,為自己心疼的孫子報仇。
所以,梁氏有這樣的想法,她不覺得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