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2/4 頁)
頭暈,可別掉進河裡去。
瑞娘淡淡地回答道:“不用,我現在頭沒那麼容易暈了,不會有事的,若是什麼活都不幹,我沒病也會憋出病來的。再說了,河水那麼淺,哪怕掉進去了,也淹不死人。”
張氏被她後面那一句話噎了一下,瞧著她的臉色比前些日子稍稍要好一些,看來是最近喝了不少紅糖和喝溫補藥的緣故,也就由著她去了。
澤生已經來到堂屋見良子了。良子看起來精神頭不錯,似是有喜事,這可是太難得了。平時見到他,他的那張臉一直帶著些許憂鬱,都很久沒見過他笑了。
“良子,瞧你春風滿面的,有何喜事?”澤生給良子遞上了茶,坐在了他的旁邊。
良子接過茶抿了一口,微笑道:“不只是我一人有喜事,而是我們倆都有大喜事。”
澤生連忙擺手笑道:“你可別跟我說笑了,快說說,你到底有何喜事?”
“你可別不信,真的是我們倆都有大喜事。昨日我爹去鎮上買東西,碰到田吏長了。他手上有一道知府發下來的公文,好像這份公文還是朝廷給知府下的旨意。知府再根據聖意,發了這個公文的。我們這邊不是一共有三個縣遭蝗災麼,嚴重缺糧,都是商鋪自發的從周邊未受災的地方買糧食,然後再賣給老百姓,但都只是買這幾個月的,能熬到過年而已,來年的糧還不知在哪裡呢。”
澤生點頭,這些他都清楚著呢,可與良子又有啥關係呢?公文裡又是啥內容?
良子再抿了口茶,有些興奮地道:“朝廷沒有糧救濟,國庫也很空虛,所以就想著讓曾經上過學堂的生員捐官,二千斤糧食外加一萬文錢,可以捐個里正;三千斤糧食外加兩萬文錢,就可以捐個吏長,五千斤糧食外加五萬文錢就可以捐個縣府的功曹或典獄長。我們鎮這五年內一共有二十六名上過學堂的生員都可以捐,連我這樣的只上過一年學堂的人都可以捐呢!聽說我們縣一共有九十八個人,另外兩個縣合起來有一百多個人。”
澤生聽了心裡頓時著了氣,朝廷簡直太會算計了。里正和吏長這種小官根本算不上朝廷的官,俸祿都由知縣從縣府的銀庫裡撥發,不歸朝廷管,而且里正一年的俸祿才一千八百文,而捐的糧與錢折算起來可是足足值一萬八千文,十年才能拿回本錢來!若是捐吏長或縣功曹與典獄長什麼的就更不划算了,至少得二十年或三十年才能拿回本錢來。
朝廷乾脆直接下聖旨讓這些人家直捐錢捐糧得了,何必還來個捐官這一說?
澤生以前讀書時,還幻想過考科舉,將來有個官職,可以為一方百姓謀福,可是朝廷都不給他參加鄉試的機會。如今遇到災害,卻弄個捐官,只不過是想從中得糧得錢,好緩解災情而已。
哪怕真的用錢糧換來了個里正的村官,他知道也為百姓做不了什麼,因為啥事都得都聽上面的。見到吏長就得點頭哈腰,見到縣令就得磕頭下跪,為村民們謀福,想也別想。
這些里正大都是想從村民手裡撈錢,因為俸祿太少,不從村民們手裡撈錢又去哪撈呢?一年只有一千八百文錢,連養活他自己都難。
當然,里正除了負責管一些亂七八糟的小事,除了撈錢,還負責耍威風,對村民們呼來喝去。
澤生實在不明白良子這喜從何而來,納悶道:“難道你想捐個里正?或捐個吏長?”
良子點頭道:“我爹說打算賣掉池塘和一畝田,還有三間舊屋子,加上家底,就可以湊上二千斤糧和一萬文錢了,捐個里正我就滿意了。”
澤生不相信良子這麼想當個里正,不相信他就這麼樂意賠這麼多糧與錢進去,就為了圖這麼一個名?一下捐這麼家財進去,他以後靠什麼謀生,以他的性子又怎麼可能從村民手裡撈錢呢?
良子見澤生那般瞧著他,就知道澤生不相信他會這麼想當個小里正。
“我爹孃和雪娘都希望我捐一個里正,只要他們高興,我就覺得挺好。”其實他自己哪裡喜歡當個什麼里正,他平時不太會與人周旋,很怕上場面的。他倒想好好為村民們辦些事,可是有上面壓著,他真的能做到麼?
只是,昨日雪娘聽說可以捐官,他可以當里正,雪娘便興奮了起來,也願意正眼瞧他了,睡覺時雖然隔得還是挺遠,但她睡覺前主動找他說話了!
所以,他就覺得自己能捐官當個里正就是大喜事了,因為雪娘看似願意接受他,也開始喜歡他了,為了雪娘,他當然樂意了。
“你不願意捐麼?你若是捐了,你爹孃和茹娘嫂子肯定也歡喜呢。”良子喜色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