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有孩子呢,可不許勞累。”張氏拿起棉襖就坐在床邊縫了起來,小茹只好躺進了被窩。
瑞娘見張氏那麼心疼小茹,心裡很不是滋味。她只好安慰自己,若是自己生病了,婆婆也會這麼對她的,這樣想想,她就舒服多了,轉身要出去。
“瑞娘,你給這火盆裡多加些炭吧,屋裡涼得很。”張氏吩咐著。
“哦。”瑞娘從屋角的炭袋子裡挑出幾根好炭,夾進火盆裡架好,再把火盆移到離床近一些的地方。
“瑞娘,你們的棉襖都做好了麼?”張氏邊縫著棉襖邊問。
“嗯,我和洛生的都做好了,我還準備給孩子做兩身呢。”
張氏停下手裡的針線,“你可先別急著給孩子做,孩子得來年七月才出生,你這就把棉襖做好了,孩子也只能等到來年冬天穿,你又不知孩子到時候長多大的塊頭,做了不合身,豈不是白搭。澤生昨天還跟我說,我的眼不好是因為當年懷他們幾個時多做了針線活。你可不要學我,孩子的棉襖你就別做了,等來年入了秋,你提前給孩子做就成。”
瑞娘聽了頓時渾身舒暢,婆婆這也算是關心她吧。既然婆婆說不要做了,那就不做吧,反正是為了她好,不希望她以後眼睛不好使。
“嗯。”瑞娘應了一聲,然後臉帶笑容出去了。
*
小茹在床上躺了兩日,喝了四頓藥,覺得身子輕爽了不少,就下了床。第三日,她就和澤生一起去鋪子裡了,當然,這一日的兩頓藥,她還是會記著喝的。
還沒到二十八日,鋪子裡的貨就賣得乾乾淨淨。他們提前一日把鋪子關上了,好好在家準備過年。
首先,得把欠的錢一一還上。張氏和瑞娘見借的錢都回來了,而且賣花生的錢也到手了,自然是眉開眼笑。
澤生還特意留了一些年貨沒賣,炮竹、香、門神、對聯、掛畫,還有過年的各種炒貨和吃食。當澤生分給她們時,她們第一反應是要按平時的價給他錢。
澤生當然不會收,一家人過年圖的就是喜慶與和睦,平時她們買東西都是按進貨價,這大過年的,他怎麼可能收她們的錢?
澤生把那一百一十文錢還給東生娘時,特意進去看了一眼東生。
東生仍然沒有變化,眼珠子都不帶轉的,傻呆呆地坐著,還必須得靠著牆根坐,否則他坐不穩。
澤生瞧他又呆模樣,再瞧著一旁流著涕的丫頭,甚覺心酸。他除了從衣兜裡掏出為丫頭準備的一包糖,又能做什麼呢?
東生娘收了錢,自然不好給澤生臉色看。她今日碰到一個從縣城回來探親的人,說好似在縣城的南面碰到芝娘,但不敢確定是不是,因為只是擦肩而過,沒仔細看正臉。她想起這事,就問起澤生來,“澤生,你經常進縣城,有沒有碰到過芝娘?”
澤生一驚,然後立馬恢復平常色,“芝娘?沒有啊,她怎麼可能會在縣城呢?”
“我也覺得不太可能,只是有人說眼熟,很像芝娘。世上長得相像的人多著去了,芝娘怎麼可能還能混到縣城過好日子去了,她在外面不死才怪,到時候就等著她孃家人去給她收屍吧!”東生娘說得唾沫直飛,兩眼發狠,感覺她若碰到了芝娘,定會上去掐死她不可。
澤生聽不了那種惡毒咒罵的話,趕緊出來了。
大年三十除夕,小茹和瑞娘都不用做飯了,她們和張氏一起做一大桌豐盛的年夜飯。
在吃年夜飯前,方老爹端著一盆祭食帶著洛生、澤生去祠堂了。祠堂已經建了上百年,雖然破落,每到年邊,村長都會安排人收拾乾淨的。
大年三十年夜飯前要去祠堂祭拜祖先,是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方家村所有男丁,無論老少,哪怕一歲小孩都是要來的。
有可能是因為只有男丁入得了祠堂,所以重男輕女才得以盛行吧。女子不能進祠堂,按這裡的話說,長大了就是別家的人,這種宗祠之事,當然不得讓女子參與的。
家家戶戶男丁都端著祭食盆去祠堂,擺在長長的案臺上,點上香。然後大家一起圍觀各家端來的祭食,看哪家準備的最豐盛。往往準備最豐盛的那一家,定是這一年日子過得最紅火的。
今年當然算方老爹端來的是最豐盛的了,因為殺了豬,他可是端來了一個大豬頭,還有一隻大肥雞、一條鯉魚、一大盤紅燒肉。這些等會兒都要端回去吃的,不會真的留在這裡祭著,因為這些都是年夜飯裡最重要的幾道菜了。
說是比祭食盆,其實就是比年夜飯,看哪家年夜飯吃得最帶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