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蔬菜也不怎麼好,加上他一心撲在磨坊上,這地就暫時擱置了。這一擱置地就更差了,秀瑤這麼一看種別的還真不太合適,但是秧地瓜完全沒壓力。
秀瑤用步子丈量了一下,老柳頭可惜地道:“丫頭,不用量了,這一塊足足有一畝多地呢。哎。”他指了指不遠處,跟秀瑤說那邊也有,不只是他家的,其他人家也有這種情況。
秀瑤也覺得很可惜,種地的人,這麼一塊地種東西不收,閒著可惜,賣了沒人要,的確是很心疼。
秀瑤看了看心裡有了計較,這麼一大片地,完全可以建造一座磨坊。
下面西邊地勢比東邊高,完全可以引水下來,就會形成了湍急的水流,而再往前又會有一片大土坑,可以緩解流水的速度,那裡可以形成水量比較大的蓄水池,再緩緩地流進了大清河邊出來的一條支流裡。
除此之外,大清河邊上還修有不少水渠,將水往南往北引過去。
秀瑤知道外人看著不過是普通的水渠,其實裡面有很多門道是普通人不懂的,所以水渠也不是什麼人想修就能修的。現在河邊有這塊地,要蓋水磨坊就方便了很多,她不必再想法子將水引去需要的地方。
這塊地就因為靠著河邊,下面是河堤,水流湍急,天長日久就導致了水土流失。她在附近看了看,其實不只是這塊地,旁邊的地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沙化,就是沒這裡嚴重。
秀瑤把靠河邊的位置空出來,往北的地方挑中了一塊地方讓姥爺幫著她把地略微翻了翻,弄平整了,然後又把糞肥倒在裡面調勻。
看這地的確夠貧瘠的,那點糞也不夠當什麼,她跟老柳頭商量道:“老爺,咱們去那邊小河邊上挖點淤泥。”
那些淤泥,完全可以當肥料用的。
老柳頭雖然好奇這丫頭怎麼懂那麼多,不過想人和人不一樣,有的人就是天生比別人想的多,秀瑤可能就是這類人,況且她說的這些也都是日常人都在做的,老柳頭也不過是當她看多了心思活泛的緣故,並不懷疑別的。
畢竟天下之大,什麼人都有,再聰明的人老柳頭也聽說過的,秀瑤這個根本算不得什麼,只不過算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罷了。
老柳頭用水桶拎了幾桶那個淤泥倒在地裡,當做起壟的底肥,然後就地起壟,把摻有糞肥的土培成地瓜壟。因為地方大,所以她把壟起得也寬大,差不多一米左右一壟,然後另起一壟,這樣可以給地瓜足夠的成長空間。
秀瑤將那捆淋過水的地瓜秧舀出來,捏住一棵,然後小手在地瓜壟上那麼一滑,地瓜壟就出現一個小坑,地瓜秧也就呆在坑裡。
然後秀瑤讓姥爺拎了水,秦揚就主動幫她澆水,一堆裡澆半瓢水,因為土壤沙化所以水分滲透很快,等把秧苗都插上,最開始的那幾堆也都沒有水存住了。
秀瑤蹲下左手扶住地瓜秧,右手將末端稍微往溼土裡按了按,然後開始包埯,將地瓜秧的末端到葉片的位置完全包住,包好之後雙後又稍微按了一下,讓它更結實一點,不至於會透風。
老柳頭好奇地看著,也學著秀瑤的樣子包埯,秀瑤一邊包一邊口述著要點,“老爺,跟包棉花埯差不多。其實老柳頭都會,沒秧過地瓜可栽過菜苗什麼的。
等都包好了以後秀瑤看了看,差不多有三十來堆地瓜,然後又把那些一塊塊的地瓜也秧進去。
秦揚賣力地澆水,老柳頭看著感到奇怪,“丫頭,這麼不一樣?”
秀瑤解釋道:“姥爺,我想試試看,哪一種方式更快,更方便好用。”
如果是席地瓜母子,就要在暖和的地方鋪上沙子,把地瓜母子豎直了埋進去,注意保暖通風,地瓜慢慢地就會發芽,注意每天淋水,等春天穀雨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拔苗秧地瓜了。
北方不比南方,不能太晚,太晚了到時候地瓜產量會受影響,而且口感也有出入的。
都秧好了之後,秀瑤叮囑道:“姥爺,你每天可要來看著點,別讓人給禍害了。”
老柳頭笑道:“你放心,在楊柳村,別的不敢說,你姥爺的東西,還沒人敢禍害的。”
他指了指周圍道:“你看吧,這周圍的地都是咱家的呢,那是你三姥爺家的,那是你七姥爺家的,還有那片,是你五姥爺家的。”
秀瑤知道姥爺兄弟好幾個,除了親兄弟,還有堂兄弟,他們關係都很好,平日裡互相幫襯。那日搬磨盤來的十幾個人,基本都是本家的孫子侄子們,還只是住的近的。
聽姥爺這樣說,秀瑤就不擔心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