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部分(第1/4 頁)
氐腷p…秋明,還有尤科斯這樣的公司,最多也就是分到一點湯喝,至於吃肉那就想都別想。
這樣的結局,恐怕是任何成功的商人和資本家都最不願意面對的,所以他才會和自己說剛剛的那番話。
“呵呵,你沒聽錯,親愛的波丹諾夫,我們並不需要你開放對整個中東西伯利亞石油的控制,我們需要的是合作,當然前提是你的合作物件,可要謹慎的選擇了。”
弗裡德曼笑呵呵的看著還有些吃驚的波丹諾夫在重申了一遍,事實上這個計劃正是他身邊的那個阿爾德里奇所提出的。
原本按照他和波丹諾夫之間的恩怨,他是想直接把這波丹諾夫的罪證上交給克里姆林宮,然後看著總統在此舉起屠刀,幫助自己一嘗夙願的。
但是後來阿爾德里奇制止了他的衝動,並且和他說了這樣做的後果,他在經過了一番思想鬥爭之後,也覺得這個阿爾德里奇說的很有道理。
他和波丹諾夫之間是由很深的仇恨,可是如果要是吧波丹諾夫直接置於死地的話,那麼得了便宜的恐怕只會是那些國營公司,他們這樣的私營大型資源公司,在克里姆林宮看來,一樣是眼中釘,肉中刺。
而且萬一要是自己幫助克里姆林宮把波丹諾夫連根拔起這件事要是傳出去的話,那麼在商界,自己也不會落得什麼好名聲。
甚至還很有可能會引來其他私營私有巨頭的圍攻,因為他所作的,只不過是讓國家的力量越來越大,而到最後倒黴的可能只會是這些私營的石油企業。
所以在經過了再三是權衡之後,他還是認可了阿爾德里奇的說法,和觀點,主動的像波丹諾夫伸出了橄欖枝,打算和他合作,剩下的就要看這個波丹諾夫到底上不上道了。
而作為縱橫上海二十幾年的波丹諾夫要是還不明白弗裡德曼和阿爾德里奇的善意的話,那麼他可能就是天下第一號的大笨蛋了。
於是他立刻就改變了對待兩人的態度,從原本的表面親和,骨子裡很敵視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變成了表面上很親和,而骨子裡也變得很親近了起來。
三方的會談基調也一下子變得和友好了起來,原來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一下子就消失於無形當中。
波丹諾夫顯得很上道,在這之後的談判當中,關於泰納線的建設問題,可以說完全沒有對弗裡德曼和阿爾德里奇進行任何的抵抗。
在談判當中,三方就參與泰納線的建設問題達成了諒解,蘇古爾特石油天然氣公司,允許尤科斯參與到這次泰納線的建設當中來,並且他們的再管線建成之後,所獲得的經營股份絕對不會低於百分之五。
而且他們還把這泰納線建設,原本屬於他們要出工出力的一部分地段轉包給了羅吉塔建築公司,並且在管道建成之後,也同樣會給與BP…秋明公司一定的特權,他們可以隨時隨地的進入管道,並且運用管道。
這讓阿爾德里奇和弗裡德曼都感覺很滿意,並且為了表示對阿爾德里奇的感謝,弗裡德曼也將會把他們的工程的一部分轉包給羅吉塔建築公司,這樣一來羅吉塔公司,靠著尤科斯將來的呈報合同,還有蘇古爾特石油天然氣公司,以及bp…秋明的轉包合同,就差不多在這泰納線的建設當中,拿到了一個將近五六個億美金的大工程。
而這個工程的價值,將要佔到整個泰納線第一期建設的百分之十。
在這之後,三方有對中東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的勘探,以及開採工作進行了合作談判。
波丹諾夫其實在自己心理老早就知道,光靠著自己還有蘇古爾特石油天然氣公司,想要守住中東西伯利亞這麼大塊地方,把這裡化作了自己公司的禁臠,盡職其他公司入內勘探,開採,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自己現在還守得住,可是也並不代表著自己今後永遠都守得住,西部的那些大公司,或者海外的資源行業巨頭,進入中東西伯利亞地區進行勘探和開採肯定是早晚的事情,自己擋是絕對擋不住的。
與其這樣還不如選好了幾個合作伙伴,然後結成聯盟,再透過聯盟的方式,來對那些對這裡的資源一直有覬覦之心的企業進行狙擊。
其實這個想法他一直都有,只不過前些年他經營的很好,而其他的大型石油公司也沒有進軍中東西伯利亞的意思,所以他也就一直沒選擇合作物件。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總統一招妙棋,把向東的輸油管線的起點定在了泰舍特,然後允許其他石油公司過來參與建設,他就知道自己已經守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