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在說了薛一氓一通之後,龐老緩緩的坐了下來,問薛一氓:“薛一氓,你說你對中醫學有自己奇特的想法,能不能將你的想法說來給我聽聽?”
龐老從昨天開始,就一直在期待今天和薛一氓的見面,在傳統中醫學方面,他的確已經沒有什麼可以給薛一氓講的了,不過作為相互探討中醫學如何創新的物件,他還是夠格的。
薛一氓也坐了下來,從容說道:“老師,其實我的想法,總的來就只有兩個字,那就是‘精密’,我在想,如果中醫學能夠在各方面做得更加的精密,那麼中醫學就能夠趕超西醫,成為治病救人的主流醫學!”
“精密?”龐老有些詫異了,對於中醫,他倒沒有想到過“精密”二字。
薛一氓繼續說道:“老師,其實相較於西醫,中醫學是非常有優勢的,西醫的外科手術,只不過是‘破壞再生’,比如說頭部淤血,他們只是單純的將血放出來,然後讓傷口再生,而中醫卻不一樣,中醫並不破壞人體,而是‘因勢利導’,透過自己的手段調解人體的機能,讓人體自我恢復,見效雖慢,但卻能夠達到‘治本’的效果,而在這方面,西醫只能‘治標’。”
“嗯,不錯,很有想法!”
龐老聽薛一氓說得頭頭是道,一時間竟插不進去嘴,薛一氓在自己這兒只學了十多天,就能夠完全領悟中醫學的精髓,這樣的學生到哪兒去找?
“老師,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請老師指正!”
薛一氓也表現得非常的謙虛,雖然他所說的內容全來自於未來的醫學課本上,但是如果不以“個人觀點”為藉口表達出來,只怕龐老中醫聽起來會有些突兀。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讓龐老理解並認同這些觀點,這樣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下一步的計劃,如果沒有像龐老這樣的老中醫參與的話,是無法施行的。
“薛一氓,你繼續說,我這兒聽著呢。”
在龐老的示意下,薛一氓又說道:“老師,雖然在治療效果上來講,中醫優於西醫,但是為什麼中醫還如此不濟,淪為了西醫的附屬品,我分析了一下,大概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嗯,哪三個?”龐老好奇的問。
“第一,就是中醫的傳承手段!既然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國粹,那麼中醫自然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老師將醫術傳給學生,又或者是父親將醫術傳給兒子,如此一代一代的傳,能不失傳就算不錯的了,又如何談得上創新?因此中醫大夫,是一代不如一代,當代的中醫界,再也不會出現扁鵲、華佗那樣的神醫了。”
“”
龐老聽薛一氓的分析,聽得入神了,話也不說。
身為老中醫,他怎麼會不知道中醫在傳承中出了問題,自己學的醫術,不也是祖傳的嗎?據說龐氏一門也出過太醫的,只不過那已經是唐朝的事了,至此以後,龐氏後人的醫術,就開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
中醫和其它的醫學不一樣,最高超的醫術始終掌握在了少數人手裡,而那些少數人並不願意將醫術外傳,這就是所謂的“祖傳秘方”,而醫科大學裡的中醫專業,學的也只是中醫的皮毛,你在街上隨便拉一個江湖郎中,都能夠將這些理論倒背如流。
還有就是一些新興的中醫學理論,龐老更是懶得去深究,因為不知道是哪位好事之人,竟然將“哲學”的概念引入到中醫學的理論中去了,龐老實在想不出最虛無縹緲的哲學,和講求望聞問切、對症下藥的中醫學究竟有什麼聯絡
第104章 突破口
“那麼,第二個方面的原因是什麼呢?”
薛一氓只說了一個方面,就讓龐老陷入了沉思中,於是龐老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中醫不及西醫的第二個原因。
薛一氓緩緩道:“第二個方面的原因,自然就是體系了。中醫是我們的國粹,擁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直到今天,我們的中醫卻依然沒有一套標準的體系,就拿老師自己來說吧,您是一名老中醫,治病救人幾十年了,但是你救治病人的方法,未必和中醫系的課本上寫的一樣,甚至還差得很遠,這也是中醫想要繼續發展的難點之一,我們的中醫從來就沒有‘統一’過,就如同我們的國家一樣,散、亂,如此當然就無法匯聚成擊敗西醫的力量!”
“課本?”
龐老嗤笑一聲,他可是老中醫了,家傳醫術,自認為比那些所謂的專家編出來的課本管用得多。
傳授給薛一氓的中醫學知識,也是與薛一氓所帶來的課本上寫的內容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