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部分(第3/4 頁)
木頭嚴肅地回道:“小子明白了。”
“請!”
老者請秦遠方他們品嚐。
秦遠方知道功夫茶的習慣,按照他們的習慣請長輩先品。
“好茶!”
客氣一通之後秦遠方方才細心品味,喝得流連,回味無窮。
以前也不是沒品嚐過極品茶葉,但秦遠方還是第一次品嚐到如此芬芳的茶香。不得不說,茶藝的高低也可以決定茶的好壞,秦遠方這一次真的見識到真正的茶道高手了。
出於態度的變化和真誠之心,雙方的交流越發密切。
等及談到秦遠方是做開古玩樓的,許老的興趣越發濃厚了,感嘆道:“難怪你的學識如此的淵博。”
隨後許老指著邊上一個老舊的櫃檯考問道:“秦先生,不知道你對文人壺有什麼看法呢?”
秦遠方早就注意到那個櫃檯了,簡單一看就答道:“文人壺是文化與生活的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和收藏價值。”
許老再問道:“那你知道最先記載的文人壺是哪裡嗎?”
秦遠方氣定神閒地說道:“最早有文人士大夫參與的事例是宋代的蘇東坡。他設計了一款東坡提樑壺,並有‘松風竹爐,提壺相呼’之句。但保守地說,這大概只能算是美好的傳說,採信證據不足。而時大彬、徐友泉等人也極有可能對文人壺的發展起到巨大作用,但都因為史料不足而無從確認。”
許老聽得直點頭,顯然秦遠方說得很對。
秦遠方隨後就繼續說道:“至清康熙、雍正年間,紫砂史上又出現了一位承前啟後的紫砂巨匠,他就是紫砂宗師陳鳴遠。陳鳴遠的紫砂製作技藝年少成名,他看似一位天才紫砂藝術家,其實許多的成就與他和文人常聯絡、互學習、相結合,亦有著不可磨滅的關係。鳴遠先後與陳維崧、汪柯庭、楊中訥、曹廉讓等文人相交甚密,在交往過程中,陳鳴遠積極地將他們對自己所提的意見建議付諸實踐,用自己的語言展現在紫砂之上。鳴遠與文人的結合,堪稱紫砂史上的偉大創新,它的出現,天才地把中國書畫藝術中的詩、書、印、境,極其有機地融合到小小一把壺上,可以說,正是陳鳴遠,奠定了紫砂壺與文人創作相結合的堅實基礎,開闢了工藝品與高雅藝術相交融的廣闊天地。”
許老不住點頭,誇獎道:“秦先生果然厲害,難怪你能探索到真品宣德爐。還請秦先生鑑賞這隻文人壺。此壺藝術成就很高,但造型卻比較普通,缺乏創意,前後矛盾,所有人認為是現代臆造的;可是老夫3卻覺得此物非同一般,可能是乾隆時期的傑作。”
“的確是乾隆時期的傑作。”
秦遠方剛才用透視眼看過,知道它的大概年代。有了明確的結論,秦遠方結合他的理論知識分析道:“紫砂壺至清代乾隆年間,已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由於當時絕大多數的紫砂藝人素養並不高,他們長期籠罩在前輩大家的成就之下,絕大多數藝人僅僅是描摹前人所作,亦步亦趨,缺少創新。壺形、製作技藝等方面的發展甚少乃至停頓。再者由於社會長期處於昇平狀態,在整個社會的審美觀的影響下,陶瓷藝術的繁縟之風有所抬頭。這一時期紫砂壺上出現了釉料等裝飾,與紫砂質樸無華的本質很不和諧,而此壺恰恰好有如此鮮明的差異,很是符合這個時期的現象。”
“竟然還有這樣的歷史背景!”
許老雖然擅長制壺,卻不代表他把壺的歷史都讀透了。現在被秦遠方這麼一提,徹底恍然過來。
第639章 小九打黑拳
秦遠方的逐一點評,特別是隨後對釉色、胎質、圖紋的評價,更是入木三分,讓許老聽得讚歎不已,不住喊精彩、博學之類的話。
許老實在想不到區區的文人壺有這麼大的學問,驚訝之中又有一種新的期待。以前他將文人壺看成一門生意,但現在看來,倒是可以朝藝術發展。
心情大好的許老痛快地說道:“秦先生,你的一席話讓老頭子茅塞頓開,若是沒有一點報答怎麼也說不過去。這樣吧,你在攤位上選上一件玩意,就當是老頭子的一點心意。”
“這怎麼可以?”
秦遠方本想拒絕的,但看到許老那嚴肅的表情,他只能馬上改變語氣:“那小子就卻之不恭了!”
老者沒有被落面子,給了一個你識相的表情。
秦遠方想想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畢竟許老這裡是小本生意,攤位上值錢的東西本就不多,估計值錢的都會被當成珍寶收了起來,能隨意放到攤位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