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2/4 頁)
一股時尚風氣。
此後,隨著社會歷史的演變,硯臺材料變得豐富多彩。從實用的角度分,一般只有瓦硯和石硯兩大類。瓦硯按照製作的不同,分澄泥硯和磚瓦硯兩種;石硯按照產地,又分為端硯、歙硯、烏金硯、靈岩石硯、開化石硯等十多個品種。可以說,硯臺濃縮了中國各個朝代文化、經濟乃至審美意識的各種資訊。
秦遠方仔細琢磨著老軍拿出來的古硯,沉思了一下,問道:“紫雲硯?”
端州墨硯天下聞名,端州硯中極品名紫雲硯。紫雲硯由採自肇江千米峭壁的水巖磨製而成。水巖吸天地靈氣,堅硬無比。岩石內質像書頁一般層層疊疊。經一番製作之後,硯顯紫藍色,硯池白雲片片,硯架上為筆架山山峰。清雅呼之若出。一方紫雲硯貴比黃金。
老軍讚歎道:“秦先生果然是行家,一眼就看出其真實。”
追溯歷史,中華名硯,尤其是端硯和歙硯,自唐代以來被皇家列為貢硯和賜硯。它們的價格往往超過瓷器和書畫,而現在又遠遠地低於其他古玩和書畫。對此,著名古玩收藏家、學者趙汝珍先生曾分析說:“在唐宋之時,千百金之硯,比比皆是,甚至萬金、數萬金一方之硯者,亦所恆有;元明相承,價格日升,直至晚清,硯價仍保持其歷來之平衡。乃至清末,變法維新,西洋文化東來,不用毛筆者,亦可在社會上佔重要之地位。於是,國文失去其固有之重要地位,古硯之價值遂愈趨愈賤矣。在以前值500兩者,今最多不過500元。雖元、兩相去無幾,而實則跌價甚多矣。說者謂此種跌價乃自然之結果,以前有用,今日用之者少,理固宜也。驟聞之,理由似甚充足,但細考之,仍非也。夫古玩者,均無用之物也,其價值不得之於用途。以前有用,今日無用者甚多。如古玉器、古銅器等,均昔人之所必須用者也,今則均無所用矣,然其價仍今貴於古,何也?”
不過如今在拍賣市場上,古硯這種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的收藏精品,正在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價值重估運動,其收藏價值和投資價值正在不斷體現。在2009保利秋季拍賣會中,有一方“清乾隆石渠仿古御題詩硯”以50。6萬元高價成交。同場中,還有一方“清乾隆松花石螭龍紋硯”,以50。4萬元成交。可見,硯臺以其性質堅固,傳百世而不朽,並且集雕刻、繪畫等於一身,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首選珍玩,在當下的3收藏市場中已經得到更多藏家的認可。
受老師的薰陶,秦遠方對硯有一定的研究,但他對硯的價格不少很瞭解,只能憑藉記憶問道:“老軍,古硯的價值一直都起不來,難與精美的古瓷器相媲美啊。不過你的紫雲硯有詩文銘刻,雖是模糊,但也足夠說明它的悠久歷史,已經沉澱的文化素養。”
硯臺作為文房四寶之一,與文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自古文人多愛硯,上等的書法精品自然離不開一方好硯。文人雅士每得一方好硯,或為之賦詩作詞,或為之銘文書畫。
在收藏界裡,年代的長短對藏品的價值有一定影響,但硯臺卻非常獨特,它的價值不是由年代來決定的。決定硯價高低的因素有三點:一是硯材。上好的硯石是決定自身價值的根本;二是雕工。精湛的工藝使硯石神韻倍增;三是刻銘。一方硯上詩、書、畫、印一應俱全,且硯主人名氣愈大,年代愈久則價值越大。
第475章鎏金銅佛
文人硯,重品位,講文采,雕刻銘文,刀痕不外露而內含,似神來行筆,仙來運刀。所刻之銘文與原作書法完全一致,筆體筆鋒絲毫不差;格言警句、妙文趣語,恰到好處,正所謂:“硯如其人”。俗話說,“硯貴有銘,身價倍增”,指的是硯臺上面的銘文,許多名人對硯臺,特別是久負盛名的端硯、歙硯喜愛有加,他們會在自己使用過的硯臺上留下詩文或警句,有名人題款的硯臺價值更高。
在西泠印社2009秋拍“文房清玩?歷代名硯專場”中,硯臺收藏中堪稱“石渠寶笈”級的吳昌碩、沈石友、邵松年銘“和軒氏紫雲硯”最終以548。8萬元的高價成交,創下了文人硯拍賣的世界紀錄。
老軍也是乾脆,直說道:“我也不知其價值,只覺得很好,有不少人收購。只要秦先生覺得合適,那我們就交換。”
秦遠方沉思了一下,就拿出一塊價值300萬左右的翡翠出來,遞到老軍跟前。
“多謝秦先生成全。”
老軍歡喜地接過翡翠,得意得緊。
金董和老軍都發揮完畢,終於輪到其他發揮了。其他人顯然都是有備而來,居然都拿出難得的精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