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2/4 頁)
笑道:“湘月妹妹真是越描越黑,你不說後半句還好,小文,平日你夫妻二人當真是上床夫妻下床也夫妻麼?”
那時有句俗語叫做“上床夫妻下床君子”,說的是夜晚如何繾綣都好,白天夫妻二人須得以禮相守,端莊穩重。
文徵明滿臉通紅,道:“你不是今日才認識內子,胡說什麼!”
“那便是承認了。”唐寅笑道:“逸卿請回,船家在催了,來日再聚。”
“諸位保重!”周文賓笑著作別。
“哥哥你也要保重!”顧湘月大聲道。
唐寅背手立在船頭,正是傍晚時,江面上一片金紅,風稍大,吹得他衣袂飄起,他看著興高采烈的好友們,心情也被感染了,想起在桃花塢中等待他歸家的九娘,更覺欣然,曼聲道:“鯉魚風急系輕舟,兩岸寒山宿雨收,一抹斜陽歸雁盡,白蘋紅蓼野塘秋。”
“好詩!”徐禎卿也走了出來,笑道:“衡山,不妨你也來。”
這是三年來他頭一次主動理睬文徵明,文徵明心中感慨萬千,走上船頭囁道:“昌谷”
顧湘月知他心思,不外乎又想道歉,想好友之間,若是刻意道歉,反倒尷尬,忙道:“昌谷哥哥讓你作詩呢,你喊他名字幹嘛?那日我聽你說‘春風依舊吹芳杜,陳跡無多半夕陽’什麼的也可以拿來湊湊。”
文徵明曉得妻子是不願他又陷入自責中,解頤一笑道:“那我也來湊了。過雨空林萬壑奔,夕陽野色小橋分,春山何似秋山好,紅葉青山鎖白雲。我可沒有佳句,是昌谷逼我的。”
徐禎卿笑道:“你一向是七律更勝於七絕,只是這首七絕甚好,尤其是這句春山何似秋山好,想來秋日裡滿山紅葉,自然比春日小芽初吐之時更為絢爛,怎說沒有佳句?”
莫清雲面帶微笑地看著他們,慶幸自己能加入進來。
平日裡她也讀書寫字,並試著填詞賦詩,卻都沒有這般清麗,江南四子端的名副其實。今生得嫁徐禎卿這般才子,夫復何求!
徐禎卿的親事並無太多挫折,他父親徐廷皋聽說“李端端”是清貧人家的女兒,先是不答應,文徵明與周文賓兩人來輪番說情,終於讓徐廷皋點頭應允。
作者有話要說:
☆、天意難問
又是一年元宵。這期間,唐寅與九娘成了親,徐禎卿成了親,文慶與竹香成了親,喜事不斷。
週上達辭官,嚴嵩升任禮部尚書。
原來,嚴嵩也曾經是一個正直的人,只是做了官,見識了官場爭鬥,才漸漸地喪失了本性,最終成長為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的變化,也證實了顧湘月所言非虛。
文徵明再也不問不想顧湘月的來歷了,他,甚至是所有知情的人,都覺得顧湘月來歷很神秘也很神奇。
他只當她就是她自己所說過的得道狐仙,又能如何?
顧湘月每日陪著文徵明讀書寫字作畫,家事俱是她在操持,什麼柴米油鹽醬醋茶文房四寶諸事。文徵明什麼不問,只管將賣字畫得來的錢放心地全部交給妻子,這是兩人新婚之夜的約定。
顧湘月離不開這恬靜幸福的日子,如白開水,但每天都需要,否則就會乾涸而死。
唯一的遺憾是肚子老是不見動靜,她最怕的事就是每日早上去後園向婆婆請安,老太太每天都要問她有喜沒有,話是一般的問話,她的回答卻屢屢不盡相同:
“快了快了!”
“婆婆,話說夫妻兩年內才有也是實屬平常啊,孫思邈的千金方裡頭是這麼說的!”實際上千金方里頭究竟有沒有這麼個說法,連她自己也不知道,她只相信婆婆一定也沒看過這本書。
“婆婆,這肚子不是肥沃土地,說長芽就長芽的”
她心裡並不是不著急,她也怕自己有朝一日會無故“失蹤”,給文徵明留下一子半女也好,也算是完成了她嫁給文徵明一半的使命,但這真不是說有就有的。
文老太太喜歡顧湘月,她看得出兒子是發自內心地喜歡顧湘月。顧湘月嫁過來後,兒子的好心情每天都掛在臉上。往常的文徵明,淡泊平靜,卻是太過平靜了,反不似一個二十歲年輕人應有的樣子,這讓她這做母親的多多少少也有些遺憾。
然而她對顧湘月肚子裡總沒有喜訊也頗有微詞。
她膝下三子,老大文奎過繼給了文林的大哥文森,老三文室因病早逝,惟剩文徵明一子。
她曾私下裡勸兒子納妾,文徵明卻道:“母親,納妾一事,古來皆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君子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