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本宮小時候倒是聽過一個偏方,不知是否可用。”
太醫們對視了一眼,一齊低頭:“還請娘娘賜方。”
趙嫣容抿嘴一笑說:“也不是什麼多難的,就撿那上好的圓白蘿蔔,搗出汁來,濃濃地喝它一大碗,說不得就好了。”
“蘿蔔生汁可治積食腹漲,胃納欠佳,卻是有效用的。”一個太醫點點頭說,“只是這是鄉間野戶之法,這汁水太辛辣刺口,只怕太后不肯用啊。”
另一個太醫也點頭說:“而且只用一味單方,未免顯得太過草率敷衍。”
皇后微微一笑道:“本宮是不通什麼醫理的,不過也就是覺得太后這樣子太難受了些,這單方或許能有速效。若是覺得單方不好看,你們可以斟酌個健脾養胃的方子,蘿蔔汁通氣消脹,煎方劑滋補養身,也算是一起周到了。”
皇帝站在太后的床前,聽她一聲聲地叫喚既覺得快意又感到煩躁。宮人們被太后支使得團團轉,怎麼著都不能如她的意。皇帝負手站在那裡一言不發,神情嚴峻,周身的氣勢讓人完全不敢靠近。
過了一會兒,皇后走了進來,皇帝臉上緊繃的神色才略緩些,低聲問她:“你方才去了哪裡?”
皇后對他眨眨眼睛,笑嘻嘻地說:“方才去看太醫們開方子了,皇上您放心,太后用過藥後很快就能好的。”
皇帝劍眉一挑,看著皇后目光中帶著的促狹意味,知道她又想使壞了,唇角微彎,俯身在她耳畔說:“別太過份。太后不能死。”
皇后白了他一眼,也小聲道:“您說什麼呢,妾身是那種心狠手辣的人嗎?真的只是去看開方子。”
你還真就是心狠手辣的。皇帝將這話在心裡滾了一番,到底還是沒敢當著皇后說出來。
又過了時候,帝后二人也站累了,便各自找了位子坐下,兩個人交頭接耳,喁喁私語著,看著太后一肚子火。
老孃難受成這樣,你們兩個居然還當著面這樣眉來眼去的。
這一氣,肚子越發脹疼得厲害。
“去,去叫皇帝過來,哀家就要疼死了,你讓他來,讓哀家能見著他最後一面。”太后咬著牙對端妃說。
端妃自然知道太后這是氣話。太醫們都說了她這是積食,雖然難受,想死卻也不易。不過是拿話噁心皇帝罷了。
眼神瞥向皇帝和皇后,見他們頭靠在一處,不知在說些什麼,這兩人雖然沒有笑,但滿眼都是歡快樣子,令她心裡像被針紮了一樣難受。
皇帝看著皇后的目光何等溫柔,她嫁入康王府到李睿登基為帝,這千來個日子裡,她就沒見過皇帝用這樣的眼神看過一個女人。
心裡又酸又澀,端妃捏著手帕子,心裡湧起不甘,卻又瞬間化為失意。
當年知道自己要嫁與康王為側妃,其實心中還是有幾分不願的。康王並不得聖寵,因為母妃的身份,一輩子只怕就能當個閒散王爺,怎麼比得上她的表兄太子李崎?可是那時候太子處境不妙,皇子們死的死,流的流,圈的圈,已經沒有剩下幾個人。姑媽想為太子爭取盟友,一直保持中立不參加黨爭的康王李睿就成了她爭取的物件。
章氏就是在那樣的情況下,被送進的康王府。
康王府裡已有康王妃,她這章大將軍的嫡次女便只能屈居側妃之位。
直至太子被廢,康王成了太子,她終於死心塌地,想跟著康王好好過下去。
李睿容貌俊美有丰儀,是幾個皇子中最俊美的,人又極有主見,對女色並不十分在意。太子妃死了之後,她滿心以為以自己的容貌家世,必是將來的皇后。誰知道李睿登基之後,她只封了個端妃,住進了永福宮,便極少能見到皇帝的身影。
她此時才發覺,皇帝與太后之間其實並不是她們以前所想的那樣母慈子孝。
而想著對方快死卻又不得不讓對方活著的對頭冤家。
端妃覺得前路一片灰暗。
不是因為她德容言工比旁人差,而是她姓章,這個姓氏便定了她死罪。
若不是因為她是章氏,皇帝是不是能多看她兩眼?是不是趙後所得的溫柔情意,此刻都應落在她的身上?
端妃心中百味雜陳,看著帝后二人也覺得分外刺目。
她正猶豫著要不要聽太后的話去將帝后分開,讓皇帝坐到太后的床頭,太醫們小心翼翼地端著一隻碗走了進來。
“太后,藥正煎著,這是劑偏方,可以消積解氣,您若腹中實在難過,先飲一碗。”
端妃將藥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