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2/4 頁)
對網路小說還是稍有研究,因為我覺得不管是什麼都會有它的長處,網路文學能如此盛行也肯定是有它的長處。”
楚星聲音不急也不快徐徐道來:“我在網路小說中學到了不少東西。就拿我所寫的科幻與奇幻這兩類來說,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帶來了很多寫作靈感,當然網路文學的缺點也是很明顯的,因為網文的模式必須每天寫每天發,所以不可能好像出版文學一樣精雕細琢,不過雖然是這樣,我認為網路文學與出版文學之間還是有不少共同點的,加入作協交流一下也好。”楚星一番話並沒有明確的支援,不過在態度上面也偏向了網文作家加入。
有了楚星的帶頭,在場的作者就一個一個發表這自己的看法——“網文是快餐小說,與出版小說差距很大,所以我認為沒有加入的必要。”“網文作家加入作協這個必須考慮清楚。”“這個可以再考慮考慮。”
在場不少作家都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說法各異,不過除了楚星之外好像都對網文作者加入作協帶有牴觸的情緒。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網文自己的原因,網文的確有一些低俗以及不利於傳播的內容,這也就是出版文學的作者大部分都輕視網路文學的原因。可是被他們輕視的東西,版稅竟然高達八千四百萬,一人之下千百人之上,這叫他們如何受得了?所以都是帶著一絲牴觸嫉妒的心理。
“對於網文作家我有一定的瞭解,我有一個不完全的統計,目前網路之上的網路原創小說網站三四十家,而網路作者人數不說幾十萬但數萬人我覺得是有的。”說這話的是原盤,“我想問的是,對網文作家加入有什麼標準?書籍的深刻含義還是動人之處?恕我直言,網路文學被稱之為快餐文學,除了頂尖的幾本之外,我還真沒看出有多少書籍有動人之處有深刻含義。”
“網文書籍的銷量是非常的好,不過我卻認為這些網文作家的根本配不上這種成績,我們出版文學要寫一本書最少也需要完善三五幾個月,有的甚至構思都要一兩年,而網路作家對於新書構思超過三個月的又有多少?”
最後原盤斬釘截鐵的說道,“所以我認為他們配不上如此好的成績,更加沒有達到進入作協的資格!”原盤坐下,可以說他是目前最反對的一個。
蘇釋晨沒有發言,而從口袋之中拿出一支筆,在手中轉圈,聽完原盤的發言之後不自覺的笑了出來。
“蘇作家,你是否對於原作家的建議有什麼不同意的地方”蘇釋晨就坐著作協主席左手旁第二個位置,作協主席自然主義到了蘇釋晨的笑容,因此詢問。
廢話,當然不同意,網路作家排行榜第一的就是他,如此貶低網文他怎麼可能受得了!(未完待續。)
第223章 整頓風暴!
隨著作協主席的詢問,眾人的目光放到了蘇釋晨的身上,他們可不敢小覷蘇釋晨,【作家影響力榜單】、【作家排行榜】雙榜第一,隨著迴歸,他是本年度最紅火的作者,沒有之一!
雖然蘇釋晨加入作協的時間不長,不過話語權卻不小。
“沒有,我剛才的笑容就是想起了小時候老師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蘇釋晨起身,清楚明白地說道。
明明在討論網路作家該不該加入作協的事情,怎麼忽然將話題扯到小學時候了?蘇釋晨那個行為豈不是走神?話說你走神就走神吧,還說得如此的理所當然,你說你讓作協主席的臉往哪擱?
眾人都面色怪異的看著蘇釋晨,而蘇釋晨卻好像沒看見,這種目光對於他來說早就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了。
其實這就是他們不瞭解蘇釋晨的風格了,蘇釋晨經常這樣,話題的跳躍度非常的大,而到最後卻發現這個跳躍度很大的話題其實是與提問息息相關的。
“小時候我們老師曾經告訴過我們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汽車工廠的一臺大型的發電機不能運轉了,工廠中的員工都束手無策。無奈工廠只有請來了一位外籍的技術員,這位技術員仔細的聽了電機的聲音,然後用一根粉筆在電機的左側位置畫了一條線,說‘問題出在這裡,這個位置多出了十六圈圈線,拆掉多餘的就可以了。’”
“然後工廠工人按照這位技術員說的,果然電機就照成運轉了,隨後這位技術員找工廠要的報酬竟然是一萬美金,而工廠的老闆卻很爽快的給了。很多員工不理解啊,僅僅是一條線就要如此高的報酬,一點都不配。然後他們看見老闆給那位技術員的工資單是這樣寫的:用粉筆畫一條線1美金。知道在哪裡畫線9999美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