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2/4 頁)
值錢的東西,往往都是在身上帶著,一些王侯以上的墓主口中含玉,身覆金玉,胸前還有護心玉,手抓玉如意,甚至連肛門都塞著寶石。這個時候動手,不能損壞死者的遺骸,輕手輕腳的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須給死者留下一兩件寶物。”
“在此之間,如果點在東南角的蠟燭熄滅了,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去,然後恭恭敬敬的磕三個響頭,按照原路退回去。”
“因為傳說有些墓裡是有鬼的,至於這些鬼為什麼不入輪迴,千百年中一直留在墓穴內,那就不好說了原因各異,不過很有可能是他們捨不得生前的榮華富貴,死了還天天盯著自己的財寶,碰上這種捨命不捨財的主,硬搶他的東西絕對沒好。因此相傳人點燭,鬼吹燈這是祖師爺所定下的一條活人與死人的契約,千年傳承,不得破!”
“又有諺語為證:發丘印,摸金符,搬山卸嶺尋龍訣;
人點燭,鬼吹燈,堪輿倒鬥覓星峰;
水銀斑,養明器,龍樓寶殿去無數;
窨沉棺,青銅槨,八字不硬莫近前;
豎葬坑,匣子墳,搬山卸嶺繞著走;
赤衣兇,笑面屍,鬼笑莫如聽鬼哭。”
蘇釋晨聲音低沉這是故意的,講鬼故事就是要用這種低沉的聲音。
“其實在東南角點燈,如果燈熄滅就退出這個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古墓千年封閉,沒有空氣流通,這樣可以讓人不會因為空氣不好而中毒。”俞七元忽然說道“蘇副導果然不愧為是專業的,光是這個故事的開頭就如此的引人入勝,如果處理得好的話,這個故事拍一個電影系列完全沒有問題。”導演就是導演,在聽故事或者是看書的時候永遠都是先考慮可拍攝姓。
“隨便一講,大家也就這樣隨便一聽。”蘇釋晨繼續講道“摸金校尉主要是依靠觀風水,辯氣象,以《易經》為宗旨,以定位古墓的穴位,所以說是四個盜墓派別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
“那其他三個盜墓門派又是依靠什麼盜墓?”黃三千聽入迷了較真的問道。
“發丘派被稱作發丘天官或者是發丘中郎將,傳說這一派的祖師爺是一個道士,這人俗家姓柳,身材矮小,祖傳的縮骨功練得更是爐火純青,全身筋骨關節柔軟如綿,伸放自如隨心所欲,因為發丘天官大多是身材矮小者,而且縮骨保命的功夫是一流,盜墓時用洛陽鏟所打的盜洞,洞口之小連孩童也難以鑽下,他卻能像土撥鼠一般輕鬆自如,這就是發丘天官的方法。”
“至於搬山派被稱為搬山道人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因為理念不同他們之間互相排斥,因為創派時間較晚所繼承的風水法術並不多,對於傳統的行規徹底無視,所以也被其他的門派排斥。搬山道人不喜歡與他人合作,喜歡獨來獨往,手中有各種各樣自制的小型手工武器,他們大多數是扮成道士活動,傳說之中搬山道士有一門搬山分甲術,類似於茅山道術的法術。搬山與摸金最大的不同就在於,搬山道人一般是採用喇叭式盜墓,是一種外力破壞的手段,而摸金各家注重技術環節。”
“最後也就是卸嶺力士,俗話講七十二行,盜墓為王,掘墓倒鬥,卸嶺最強。卸嶺力士大多都是綠林之人,有墓則挖無墓轉下甲牌劫取財物幹一些強盜的勾當。不過卸嶺力士人多勢眾最喜歡發動的就是人海戰術,因此縱然有巨冢也敢盜。有一種說法卸嶺派的創始人得異人傳授,有令人力大之法,所以卸嶺派門人,多是力大無窮之輩,因此才被稱之為力士,據說當年威震九州的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也曾是卸嶺派傳人,為董卓籌備軍餉之際,曾挖掘多位漢皇墓葬。”
“有稱:發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術,卸嶺有甲,這就是說的正統的盜墓四派傳人都有一樣東西為證,就好像發丘有印,也就是發丘天官都有一方發丘天印,印上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字,是一件不可代替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摸金有符,摸金派門人在幹活的時候每人都會佩戴用穿山甲爪子做成的護身符,摸金符即是護身符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至於搬山有術說的則是搬山填海之術與分山掘子甲這兩門搬山派不外傳的秘技,卸嶺有甲所指的就是甲牌。”隨著蘇釋晨的深入榮針也被吸引了過來,說實在的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實在是太真實了,真實得甚至讓人懷疑原作者天下霸唱是不是就是一個盜墓賊。
“發丘天官、搬山道士、摸金校尉、卸嶺力士沒有想到盜墓賊都還分為了這麼多的門派;太強了,快講,快講正式的故事。”黃三千催促“我所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