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勇殉教。
青魔帝君大劍在手,神威凜然,山風吹動他衣衫,在風中獵獵做響。七絕陣已清除外圍之敵,便向他圍攏過來。最前的也是最強,卻是少林派金剛伏魔陣。此陣人最少,只有六僧,而且是六個老僧。但這個六僧,卻包含了達摩院首座,羅漢堂首座,戒律院首座三個武功絕頂的高僧,而另三僧無人認識,但顯然也是一等一的高手。
金剛伏魔陣兩側,卻是次強的崑崙派天地三才陣,與及青城派的四象絕劍陣。另外四個劍陣,卻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布好。青魔帝君陷於七絕陣中,所有方位都被封死,已無絲毫可趁之機。陣勢推動,數招一過,他雖有滅魂寶劍在手,卻感到劍上有極大壓力,漸漸所發招式,都被無形的勁道所滯。
青魔帝君沒料到七絕陣如此利害,不禁激發他爭強之心。一聲怒喝,當真是怒髮衝冠。滅魂寶劍忽然發出一道暗色光茫,跟著劍式縱橫,立時發出強橫之極的劍氣!
“一品劍氣訣!”
劍氣凝聚,有質無形。七絕陣中,雖然都是當世一流高手,若是單打獨鬥,卻無人能擋青魔帝君一劍。
只聽嗤嗤數聲,崆峒派兩個高手首當其衝,劍氣一過,連人帶劍削為兩斷!青魔帝君的一品劍氣訣,已煉到第九重:“劍稱一品,見招即破!”如此一來,崆峒派的奇門五行陣五去其二,其陣已破。
各人大驚,急忙催動劍陣,連綿而上。少林金剛伏魔陣一字排開,每僧一掌與另一僧肩上相連,卻以當中一僧,合什出掌。
“金剛伏魔,魂消無形!”
一陣奇強無比的氣流,忽然裹住青魔帝君身子。他本要以劍氣再破青城派的四象劍絕陣,不料內息一濁,至臂而止,竟不能送到手腕關脈,長劍自也不能發出劍氣。
他心下驚駭,知道少林六僧才是真正勁敵。當下迴轉滅魂古劍,向金剛伏魔陣當中的老僧一劍刺出。劍氣雖然受滯,但招勢凌厲,再加上寶劍之鋒,仍是天下一等一的無敵之劍!
以少林六大高僧的功力聚於一身,所發掌力之強,天下再無第二門派可及。但青魔帝君一劍之勢,卻仍是沛然而不可御。
破空一劍,凌厲無前。
這一劍距那老僧眉尖越來越近,劍芒青光,已映在那老僧滿是皺紋的臉上。這老僧卻是達摩院首座,武功居少林眾僧之首。在他眼中,竟也略略露出一絲訝異神色!
便在此刻,七絕陣忽然變陣。原來七大派早在進攻魔宮之前,就花了幾乎一年的時間,排演陣法。只要一旦遇到奇險,陣法變幻,便能盡力將險情化解。此際七絕已破其一,正是危急時刻。金剛伏魔陣的威力忽然內斂,但求自保;而分擔兩翼的崑崙、青城兩派,卻催動陣法,同時向前夾擊。
崑崙派天地三才陣,青城派四象劍絕陣,一共七人,七劍聯手,劍陣所到之外,料想天下武林,能抗衡者實是幾稀。舉世之中,唯有青魔帝君,一劍在手,大敵當前,仍能傲視江湖。
雖然如此,以崑崙、青城兩派合力,而且以前所未有的劍陣合一,併力突襲,也迫得青魔帝君將劍招收回,轉而與七劍相抗。
青魔帝君長劍剛與其中一劍相接,忽然之間,只聽得達摩院高僧喝道:“誅妖伏魔,七星相連,變陣!”崑崙、青城兩派高手,忽然七劍相連,一起搭在青魔帝君劍上。七股不同的勁道,竟能合而為一。這卻是天師道的“北斗七星陣”的心法。
原來七絕陣合七陣為一陣,最要緊的,便是化字訣和變字訣。所謂化,是將七派武功,無窮變化,儘量溶合。變字訣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將各派武功,盡為我用。青城派也能用崑崙派的劍法心訣,而崑崙派的天地三才陣又何嘗不能變成天師道門的北斗七星陣?
唯有變化無常,融會貫通,才能將七派的鎮派陣法,合在一道,發出絕大威力。不然的話,無非是各施其能,倚多為勝罷了。對付一般門派,或許足夠,但要對付青魔帝君這樣的大魔頭,卻顯然要花一番心思和苦功才行。
青魔帝君只覺劍上有一股極大的粘力,粘住劍身,竟是抽之不動。他心下驚疑,便又催動內力,想要震開七劍。
便在此時,金剛伏魔陣又再合力發掌;而排在第二層的天師道的北斗七星陣、雁林門的五朵梅花陣、品劍山莊的混元劍陣,亦也同時發動,七絕陣已然合圍。雖然崆峒派的奇門五行陣已成殘局,但仍有三位崆峒高手,威力也不容小覷。
青魔帝君抽不回長劍,卻要面臨四面八方之敵,除非是神仙下凡,否則不論是誰,以一人之力,武功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