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不說。
當年,康王爺將這位長女嫁給了吏部侍郎虞傳雄。彼時朝中太子與二皇子正在較勁,一個為了保住皇位,另一個為了爬上去,內鬥不休。虞傳雄投靠了二皇子,押對了寶,最後二皇子爬上了太子的寶座,太子被廢,被貶為庶人,流放邊陲。
二皇子本來便與義成郡主是堂兄妹,她夫家一族盡全力支援他登上寶座,即位之後,義成郡主生的大娘子落地便被封為了郡主,她名世蘭,便被稱為蘭郡主,也有人稱她小郡主的。
不巧的是,這位蘭郡主與沈嘉元卻是同窗。
沈唯一砸了大把銀子將沈嘉元送到了上京城中有名的東林書院去,為的就是給兒子及早鋪路。東林書院的學子不拘男女,大部分是家世顯赫的貴族子女,像沈嘉元這種商戶子弟,或者寒門子弟極少。
沈嘉元跟著陳二到蘭郡主包的雅間去的時候,房裡擺著的瓷器已經被這位小郡主砸了個稀巴爛,見到他來,冷哼一聲,蔑視之意極深:“沈大郎,是不是我不把你這雅間給砸了,你就不準備來了?不就是一盤棗子嗎?什麼稀罕物件兒?還怕本郡主吃不起?!”
會仙酒樓發生的這一切,林碧落一無所知。
放眼整個上京城,皇族權貴,高門勳爵雲集,次一等的也還有各權貴高門家下僕人,或者如沈家這樣專做皇家生意或者高門生意的商家,再次一等,京中大小文武官吏也不知凡幾,如她們家這樣的尋常百姓,日子雖然過的去,到底與這些富貴權勢人家極難牽扯得上。
她不知道自己隨手包的一包棗子替沈嘉元惹來了一頓辱罵,對方還得好言好語將蘭郡主勸回去,並再三保證回頭尋得了這棗子便親自送到郡主府上去,好說歹說才將這位小姑奶奶送走。
她倒想著,等下次這位再來,定然要戳穿他的真實身份,審一審他到底是不是出自皇商沈家。反正瞧沈嘉元那勁頭,似乎還有再來的打算。
賺了銀子,晚上林家桌上便多了一份油爆蝦。
林家幾姐弟極喜歡吃河魚海鮮,上京城中這些東西不少,只是價格比之尋常菜蔬要貴上許多,也只有偶爾買來解解饞。
吃飯的時候,林碧落與何氏談起,天氣漸漸涼了下來,待得再冷下來,不如在店子裡賣牛骨湯,進店的客人看到熱熱的牛骨湯,來上一碗驅驅寒氣,也無須太貴,但這些零碎錢下來,倒可以給楠哥兒賺點筆墨紙硯錢。
這想法緣於前世的便利店,各種吃食用品擺開,再順便擺個鍋子賣串兒,各種肉丸之類,極受歡迎。雖然是不起眼的小吃,可是捎把手的事兒,也不費功夫。她賺的本來便是蠅頭小利,倒也不必貪多賺大,這樣就極好。
先擺個牛骨湯來試試,湯裡可放海帶結或者蘿蔔,如果真有人喝,再試賣丸子也不遲。
☆、30 手軟
何氏對小閨女的提議向來鮮有反駁,在鋪子生意正常的情況下;她想折騰;也由著她折騰。林碧落卻回頭想了又想;蜜餞果子鋪賣這些東西;不知道會不會影響店裡整體的風格,假如賣花茶;是不是會更好些,
本地人喝茶,有的放各種乾果核桃芝麻橄欖什麼的;清茶極少,更何況花茶。這卻又是另一條路子。
她並未做過生意;哪怕身體裡裝著成年人的靈魂;可是本質上,這種小打大鬧的生意還是需要自己親自來實踐,一步步折騰,才能知道效益如何。
吃過了飯,她照例去了鋪子裡,哪知道快關門的時候,沈嘉元又找上門來了。
——這是打卡報道?
林碧落的眼神明明白白昭示著:沈郎君您不忙啊日日往我家鋪子裡跑?
沈嘉元也覺面上掛不住往個小鋪子裡跑這樣頻繁,實在是迫不得已。義成郡主家那位姑奶奶可是位霸道的主兒,他今兒要是還不能將醉棗送過去,恐怕在東林書院都會被折騰。倒不是這位小郡主就欠著這一口吃食,她就為著昨日在會仙樓跌了面子,也要找回場子來。
“這個昨日三娘子最後附送的那包棗子”
“難道有人吃醉了?”林碧落頭一個想到的便是食物中毒這在以各種不知名原料的天朝很是盛行,但在當朝,全是綠色無汙染的純天然原料,怎麼可能會有?
沈嘉元面上都覺得有了幾分燒意,難道要他說自己將那點棗子拿去酒樓賣了?他沈家也不缺銀子啊!
“不是不是昨日我將那醉棗拿去與同窗共食,結果大受歡迎,一位友人極為喜歡,還想一嘗,這才厚著臉皮上門來求。”總算他還記得,三娘子當時包的時候只說是家裡做來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