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畫腳。有兩個走路有些項木頭人的傢伙走過來詢問於嵩是誰,得到回答後兩人一起做出了一個迅速的轉身動作,把於嵩嚇了一跳,然後才明白他們只是帶路的。
盯著這兩個人的背後,看見他們都揹著7尺長的古怪短矛,矛杆是鐵和木頭做的,頭部有個古怪的2尺長尖細三稜尖頭。於嵩對於這些交州人的戰鬥力給了個非常低的評價:浪費鐵,沒有鎧甲,矛太短不離格鬥,這麼揹著更加不適合出矛作戰。營地裡面,交州人倒是一眼就能認出來:他們都穿著土黃色的古怪衣服,身上用窄條的皮子掛著各種各樣的東西。一隊交州人從路邊經過,個個都面無表情目不斜視,佇列倒是前所未見的整齊劃一,連腳步都隨著隊前鼓手的鼓點踏在地上。他們每個人都用左手抱著短矛,動作完全一樣。看起來雖然其傻無比,倒是有一種古怪的秩序美感。
和交州人首領的交涉果然非常困難。他們安排於嵩坐在一張胡桌後面的胡凳上,自己則坐對面,拍著桌子用古怪的發音講這幾年虧掉了多少億錢,要不是朝廷下令他們才不來,要是收地價就要搬走鐵軌回交州之類的話。最終於嵩提出了沿鐵路確認佔地,如果屬於鐵路所有就將地權交給鐵路方面的提議。交州人站起來說:“那麼說朝廷打算讓我們自己擁有鐵路所有權?”
“朝廷這幾天十多億的投資就白給你們了?這樣不行。”於嵩說。“鐵路還是朝廷的,地是你們的。”
“朝廷發的錢連枕木都買不起,別說鐵軌了——這樣,我們虧些,留下枕木,鐵軌就拿走了。地嘛我們也不要了。”
“這是對朝廷說話該有的態度嗎?”
第一次的交流不歡而散。不過這也在於嵩設想之內,他認為多進行幾次磋商就能解決問題。商人嘛,還能磨得過朝廷?再說皇上也沒說什麼時候一定要搞定。
談判歸談判,飯是要吃的。施工隊的頭目請於嵩到了鐵路邊的一間草棚,只見數百人都在那裡吃飯。這明顯是慢待他了,不過於嵩擺出一幅沒有關係的表情坐下。只見交州人都排著隊,每人拿著一個銅盒子,自己到廚子面前。廚子在每人的盒子裡倒了幾勺東西。施工隊的頭目居然也拿著兩個飯盆在排隊。於嵩問坐在自己身邊的一個交州人:“你們的首領是否那個人?”那人點點頭,說:“那是我們隊長。”“隊長的官有多大?”“這裡他最大。”
施工隊隊長端著兩個銅盆走過來,將其中一個放在於嵩面前。飯菜比於嵩想象中豐富得多——雖然都是堆在一起的。有米飯和好些大片的肥肉,非常實在。於嵩一邊吃一邊到處張望,看見了幾件金屬的房子,於是問:“那些房子是何人居住?”“那是火車。”“什麼?”“火車,能在鐵路上跑的火車。”
於嵩丟下飯碗,走進火車。隊長笑笑跟著他。
“你說這是火車?”
“這就是真正的火車。”
“全是鐵的?”
“不全是,還有些銅料什麼的。嗨,那裡不能摸,會受傷的。”
於嵩收回摸得黑乎乎的手,問:“這火車可以開到哪裡?”
“鐵路到那裡就能開到哪裡。目前是連雲港吧。”
“我隨車一同看看鐵路周圍地形可否?”
“行啊。”
於嵩興奮得坐在火車車廂裡。他很快發現大多數交州人的語言和文字都和中原差異頗大而不能溝通。他找到了一個以前從遼東到交州的人,能講些中原話。他是個叫葉雨的火車御者。葉雨告訴於嵩,這裡的交州人,特別是年輕人,都是光明教徒。他們基本使用的都是光明教的天界語和天書文字。葉雨所在的地方叫火車頭,前面的一節叫做破障車——“現在路上不太平。這個車可以將”葉雨說。——後面的車體裡面裝滿了黑煤。至於後面兩節有許多長排胡椅和窗戶的,就是客車,裝人的。之後的一節車最為奇怪,它的外殼是全鐵製成的,有稜有角,上面有幾個圓形的鐵鼓包,裡面各自伸出粗細長短不一的圓筒。最後面三節平平的板車上面空空如也,據說是要去連雲港拉貨物用的。
“那麼這火車有數萬斤重吧。”於嵩問。“怎麼運動起來的?”
“光明神委託大天使長施捨給我們的火和水的力量推動了火車。”這是一個令於嵩摸不著頭腦的回答,不過於嵩仔細的觀察了葉雨的表情,發現這個年輕人完全沒有開玩笑的意思。
施工隊的人見到這兩人能夠溝通,於是乾脆安排葉雨陪著於嵩坐在客車裡面聊天。同時上車的還有一群拿著短矛的交州人。
第42節 觀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