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頁)
,怎地對待李承道就沉默了,更何況李承道還是大伯的孩子,雖是偏室,然而沒有大伯沒有正妻,說不準以後就扶正了。
或許她並不是討厭李承道罷
李承乾隱隱地猜出什麼,只是不敢深入想,便岔開話題道:“我聽聞父親又出征了。”
“前往慶州平定叛亂了。”長孫無忌淡淡道。
李世民對她沒多少感情,李承乾是知道的,只是長孫無垢似乎也並沒為此計較,他放下手中的毛筆,思索了一會兒,終是鼓起勇氣道:“母親,你上回說,只要承乾乖乖的,就讓承乾去見大伯的。”
“鳶兒,帶世子下去。”長孫無垢命令道。
鳶兒便要領李承乾下去,李承乾雖是不願意,卻也不想頂撞長孫無垢,只得乖乖地退下。
他出去後不久,長孫無垢站起身來,將手中的書卷狠狠地擲在地上,又將案上的筆墨一併掃落,絲毫不見平日溫婉的模樣。
李世民向著李建成也就罷了,李承乾明明是她的孩子呀,她每日悉心待他,怎地連他也長孫無垢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復又整理好折皺的衣服坐下,平靜地叫人害怕。
==============================================================
李建成看到魏徵令人快馬加鞭送來的書信,大吃一驚,迅速從洺州回來,只不過換身衣服的時間,東宮已叫士兵包圍了。
“太子殿下,有人向主上密報,說您與慶州總管楊文幹勾結意圖造反。”鄧武道。
李建成倒吸一口冷氣,道:“是何人告密?”
“暫時還未查出,不過,”他頓了頓,道:“應是秦王府那邊的人無疑。秦王殿下已帶兵前往慶州平亂,這又是一大功績。”
魏徵信上說的明白,慶州總管楊文幹從東宮私運鎧甲,告密之人說太子嫉妒秦王功高,害怕主上會廢了他另立秦王做太子,因而連同楊文幹準備起兵造反,況東宮是李建成的地盤,出了這樣的事,自然會懷疑他頭上。李淵便叫士兵圍了東宮,叫他一步也出不得,等候發落。
這本是莫須有的罪名,清者自清,李建成不畏懼李淵深查,然而若有人刻意栽贓與他,他只怕難逃干係。這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原先風平浪靜一點動靜都沒有,敏銳如魏徵者也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李建成先前並未遇過此事,憑白又生出一件事情來,他著實吃了一驚,隨即平靜下心來,慢慢思索其中的利害關係。約摸一盞茶的時間,他的長睫稍稍一動,道:“鄧武,你且出去,告知元吉稍安勿躁莫要輕舉妄動。再者查明兵甲一事,前來向我稟報。”
鄧武領命下去。
李建成喚宮人抬出臥榻放在樹蔭下,反正宮外圍著士兵,出去是不可能的了,索性就趁著時機好好休憩一下。他悠閒地躺著臥榻上,斑駁的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打在他的臉上。
按理說,李淵是不可能相信這種低劣的謊言。他本是太子,李淵又寵愛他,雖無功績,政績卻是頗為豐厚的,朝中大臣對他亦是讚譽有加,若要登基為帝,絕對能站得住腳,又何苦冒著危險連同楊文乾造反呢。
既然李淵輕信告密之人,說明那人對李淵來講並不陌生,很可能就是親密的人,李世民幕下同李淵很親密的人,約摸是幾位起義時就跟在身邊的老臣。李建成將那些人挨個想了個遍,一一排除。
那會是誰呢?依照平時的表現來看,那人既是如此告密,同李世民的關係匪淺,並且覺得李世民時常受到很大的威脅,對李世民同他在一起很是不滿,有能力做出這樣的事情來的人,只怕只有一個了。
李建成勾了勾嘴角——那人這是何苦呢?他斂著眸子想,難道那人知道他與李世民的關係,因此來報復?不,那人應該只是想保護李世民的安全,故而想除掉他罷。
哎,是他太粗心了罷,日後定要加強防範。李建成睜開眼睛,琥珀色的眸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流光溢彩,有些事,也應當要開始籌備了。
李元吉從鄧武的口中得知李建成被圍困在東宮的訊息哪裡還坐的住,當即騎馬趕往宮中去找李淵,在半道上遇到了韋挺和杜淹。
“齊王殿下也要進宮找主上嗎?一同去罷。”韋挺微笑道。
李元吉心中疑惑,韋挺明明是李建成幕下的人,怎地李建成落入這般境況他還笑的出來,而杜淹是李世民的人吧?怎麼他倆會在一起,難道韋挺就是告密之人?然而他不想再拖延,便點點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