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也不知道他交給自己的東西對不對路?眼下幸虧李萍兒也是個不錯的老師,看她的人品一定會傳給自己真本事。
李萍兒見林青山這麼著急,笑了笑揮手說道“好吧!既然我都答應你了!練武當然是從基本功開始,而基本功最重要的就是練蹲樁。今天你學的猴樁,你要知道其來歷,猴樁又稱為大聖樁,專門是練耳朵和眼睛的武功,功夫深了之後耳聰目明,將來與人對敵能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只是這門功夫有個限制,只能小孩子的時候練,年齡大了就沒什麼用,看來師公是想為你打好基礎,用心良苦啊。”
此時楓葉小居小院裡只有林青山和李萍兒兩個人,夕陽已經落下,只留下一片黑色的發紅的暗影在天際上。
微弱的光線照耀整個道觀,大殿和廳堂也都掌起了油燈或蠟燭。楓葉小居里很安靜和普通小道士們居住的地點隔著一個院子和一個長廊。
這楓葉小居原本就是招待來道觀進香的資深較虔誠的香客用的,有時也用來接待外來道友們居住。
而自從李萍兒上山以來,便一直給她住著,一來是因為她是個女的,二來也夠安靜也免得影響各自的修行,畢竟男女還是有別的。
李萍兒讓林青山坐在一邊的石凳上,看著自己給他演示一遍!
“我想高功師伯教的也跟我差不多,既然你這麼想學我就憑我的理解教你!你看好了!首先雙腿要併攏站著,身體保持放鬆狀態,然後左腳向前劃出,腳跟輕輕著地。左掌向前推出,右手也向前慢慢推出,後腦與後身腳跟保持一條中線”
李萍兒邊說便擺架勢,林青山看著跟下午陸高功教的差不多,不過她做起來倒是看上去要好看許多。
林青山沒有說話,只是認真的看著李萍兒的動作。
李萍兒身體一直保持著半蹲,左右幾乎與眉毛平齊,但又顯得較為自然。
“保持身體不動,呼吸均勻,集中精神,一呼一吸之間均衡有度。青山你知道這蹲樁和扎馬步有什麼不同嗎?”李萍兒依然保持著姿勢問道。
林青山搖了搖腦袋,說:“不知道。”
李萍兒則接著說:“扎馬步和蹲樁本質上其實差不多。你看有些少數民族常年生活在馬背上,他們在馬身上可以十分靈活的做出各種動作,而且不用擔心掉下來。當那些常年騎馬的人站的陸地上,普通人莫說是突然給他們一腳或者一拳的,他們身體都會紋絲不動,重若泰山一般。經過長期的觀察有些修武之道的人,就發明了模仿騎馬時候的步法。馬步也分為兩種,一種為靜之止不動的,一種為模仿騎馬時身體的擺動而設計的。”
“哦!還有這麼多講究啊。”林青山感嘆道。
“講究可多著呢!而這猴樁你看我的姿勢是不是很像一種動物?”李萍兒微微一笑,可是依然保持靜止不動。
林青山經她這一提醒,恍然明白什麼!趕忙起身走到她面前看了看。驚叫道:“猴子?”
“嗯!你說的沒錯!這猴樁、大聖樁,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是模仿猴子姿勢的一種基本功法,跟三國時華佗所創的五禽戲有些淵源。你看猴子在覓食的時候保持警惕觀察敵情甚至於搏鬥奔跑通常都會保持一種姿態,也就是現在我做的這個動作。當其他的猛獸或者敵對的猴子攻擊他的時候,其實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往往可以後發制勝,或者早作防備不至於被突襲至敗。”李萍兒說。
林青山抓了抓後腦勺,似乎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如此,我曾聽說過有模仿老虎模仿老鷹螳螂什麼各種動物的拳法,是不是也都是這個道理?”
李萍兒嘴角微微上揚,可是還是保持那個姿勢沒有動。林青山此時方驚訝於她已經保持這個動作有十分鐘了吧!卻臉色依然如初就好像什麼事情也沒有一樣!如果換了自己他可是清楚的很,不用十分鐘五分鐘便已經感覺渾身的痠麻了!
“青山,你過來推我一把試試。”李萍兒微笑著說道。
林青山走到她跟前,她儼然一副僵化的石頭,保持那個動作一點也沒有變化。林青山伸出手便推了她小腹一把,可是他立刻感覺到一種十分奇怪的感覺,就彷彿自己剛才推的不是肉體而是海綿,自己施加的力量猶如投入湖水中的石頭,一去便不知所蹤了!
再看李萍兒依然保持那個動作微笑著,就好像剛才什麼也沒有發生,就連腳步也沒有挪動半分。
林青山心中大驚!他趕忙又伸出雙手這回用了更大的力氣,猛力的朝著她的小腹推了過去。
就像之前一樣一開始感覺像是推在了棉花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