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部分(第1/4 頁)
亢芸煬屯黃屏巳�凇5比唬��2012》的爭議也不少,雖然東方未明將前世出現過的一些紕漏告訴過了寧皓,依然還是逃不過“愛找茬”的觀眾們的火眼金睛,甚至還被大夥總結出了若干條“末日求生技能”:
1、如果2012年你還想活命的話,現在就可以考慮去報一報一些飛行課程什麼的,你看只上過兩節飛行課的人就可以做出令人驚豔的飛行特技,甚至連雷鳥援救隊都自行慚穢。
2、如果要效仿聖經弄一個諾亞方舟,建議不要把奶牛啊、羊啊、豬啊那些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衣服的動物帶上。改選長頸鹿和犀牛,然後將它們一起帶到非洲,那絕對是世界上從未被大水淹沒的地方!
3、史密斯憋氣的功夫真是了得,我們也得學著點才行。
4、當大地開始裂開,抓住離你最近的那個電線杆!
5、當世界末日到來,你還是需要富翁支助你建立大型的造船專案,這可比該死的政府挪用一切所需的資源要靠譜多了。
6、你應該經常練習在距離撞上門還有15分鐘時在心中持續默唸“快點開門!快點開門!”10分鐘。
7、不要都擠在車廂的隔間,因為那是唯一一個會被水淹沒的地方。
8、如果你想在洛杉磯毀滅時活命,只要租一輛豪華轎車!有了它,在任何情況下你都能活下來。里根總統都說了:“惡魔是無能為力的,如果好人們無所畏懼的話!”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但是接下來國內某位名人牽頭號召抵制《2012》就讓《2012》劇組的所有成員有些尷尬了。原因是因為災難場面有可能嚇壞小孩子,喊出的口號是“不要為了蠅頭小利讓我們的後輩對未來有無望感和頹廢感”。其實,只要真正看過《2012》的人,都知道這樣的一個觀點完全是和電影背道而馳的。或許有些場面會讓孩子感到恐懼,但還不至於到嚇壞的程度,更別提上升到子孫後輩的高度了。對此,《2012》劇組的回應很低調,,“每個人都可以針對這部影片發表不同的意見,無論是支援還是反對,都是正常的,這說明了這部片子的確很受人關注,這是一部娛樂大片,有虛構的成分。《2012》末日預言只是一個警示,我們作為電影人更重要的表現得是人文關懷,目的也只是為了讓人類更加關注自己的生存環境,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
而就在大家熱烈爭議《2012》給觀眾帶來的心理感觀的時候,《南方人物週刊》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導演在劇情的商業考量之下,刻意留下幾個隱藏文字。尤其是特寫鏡頭下的兩本書。
一是古羅馬教父波愛修斯的名著《哲學的慰藉》。片頭太陽耀斑爆發,科幻作家隨身帶著的就是這本書。波愛修斯被稱為奧古斯丁後最偉大的拉丁教父,在獄中寫下這部詩歌與對話體的書。書中討論永恆和時間的關係,說,‘永恆就是同時並完全地擁有無限的生命。’這是單屬於上帝的。而一切時間內的生命都無法在時間中的某一刻,認識自己的全部生命過程。一切暫時的事物都包涵一個永恆的現在,這使人類的活動有永恆的跡象。但一切暫存事物都是對永恆的模仿,終將被無限的時間淹沒。這是電影隱藏的一種世界觀,使末日及對末日的預言,對我們來說,具有顯赫而驚悚的意義。
第二個特寫鏡頭是科學家醒來,沙發上放著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這暗示了影片的走向,人類就要像亞哈船長那樣,不顧一切,冒險追逐白鯨。梅爾維爾借用了《舊約》的先知約拿的故事。約拿面對上帝的呼召,先是抗命,最終順服。亞哈船長就是抗命的典型,麥普爾牧師則是順服的典型。他在船上講解《約拿記》,小說用了10頁來寫他的佈道。最後牧師說,‘服從上帝,就是要違背自己。正是在對自己的違背中,才包含著遵從上帝的艱難。’
2012年,是《京都議定書》到期的日子。有人說這影片太樂觀,世界沒有真的毀滅。也有人說,這影片太悲觀,連世界都毀滅了,人心中的自大竟還沒被毀去。
《聖經》說,萬物的結局近了,‘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多麼美的勸勉和應許。”
說真的,觀眾們看電影很少回去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感觀是第一性的,所以前面說的那些爭議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東方未明在看到這樣一篇文章之前,實際上也是沒有深入地瞭解這部電影的深刻內涵的,也幸好他依然找到了羅蘭…艾默裡奇,這些東方未明忽略的細節被保留了下來。末日預言依然還是預言,希望當人類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