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人正在皇后跟前陪著說話,正在說著嫣昭容的笑話,“她居然好意思說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八皇子拉拔大的,難道那些奶孃宮女們都是死人不成?哭成那樣,不知道的還真要被她給糊弄住了,以為八皇子是她身上掉下來的肉呢!真是笑話,八皇子的生母是逝去的穎妃娘娘,嫡母是皇后娘娘您,她一個庶母都把好好的八皇子給照顧到差點溺死了,還敢上演“母子情深”的戲碼給皇上看。不過倒是讓德妃娘娘撿了個大便宜,依嬪妾看皇上應該把八皇子送到娘娘宮中養著才是,看四皇子被您養的氣宇非凡”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求評論!
☆、舊賬(一)
孫貴人的絮叨聲越來越小,最後漸漸不敢出聲了,沒見上首的皇后娘娘臉色越來越難看嘛?她一個小貴人雖然剛剛為皇后娘娘立過功,卻也不敢給三分顏色就開染坊啊。尊卑之別,不得不俯首屈膝,話兒盡撿好聽的說,該閉嘴時就閉嘴。
皇后徐氏緊蹙眉頭,腦海飛速轉動,萬萬沒有想到,最終獲益最大的居然是德妃馮昕薇。馮氏她是無意中被皇上選中的八皇子養母?還是她精心謀劃的從嫣昭容手裡奪走八皇子?
要說是前者,那德妃的運氣也實在太好了,好的讓人嫉妒,讓人無法置信,實在太順暢了,不費吹灰之力得了個皇子。
如果是後者,那麼德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謀劃的?是從八皇子落水後才開始的趁火打劫,還是一開始,自己突然得知瑋兒夭折的前因後果,就是德妃布的局?那自己豈不是也早被她算計了進去?
自己費盡心盡設計栽贓曹氏謀害八皇子的罪名,可最終的大贏家卻是曾經避世多年,如今也仍是一副病歪歪的樣子的馮氏。
徐皇后猜想自己黃雀的算盤落空,馮德妃就是匍匐在黃雀後面的那條毒蛇,她不知道,事到如今這樣的境地,連馮德妃也是始料不及的。
她的推波助瀾,隔岸觀火,就是想讓皇后在景帝跟前露出破綻,現在心中埋下一根毒刺。她從不曾天真的認為僅憑這一次把柄景帝就會廢后,一國之母的地位不是那麼好動搖的,而且裡面還摻雜了嫡子的死因。皇家的體面,可是要演給天下人看的。她所圖的不是為了讓沉寂失勢多年的自己在後宮重新爭得一席之地,求的是為敗落蕭條的安慶侯府在夾縫中掙得契機重新崛起。
她的胞弟,現任安慶候馮軻沒有任何職務在身,就頂了個空頭爵位。如今的安慶侯府不過白擔了個勳貴外戚的名聲兒,在京城的交際圈中早被歸屬到破落戶的行當裡。往事不堪回首,過去的事兒她可以裝作毫不在意,安慶侯馮軻也可以繼續再冷清鄙夷中繼續偏安一隅。
可府裡的孩子們不能等了,成了親的男孩要謀個差事,小的也要開始相看人家了。就眼下馮家的敗落門庭,越來越沒有好人家願意拿出息的兒女結親的。常言道高門嫁女低門娶媳,可老祖宗也常說要門當戶對。姻親關係,締結的可不僅僅是兩姓之好,要是趕上了機緣,實惠之處多不勝數。馮家要想躋身重返帝京一流世家圈子,下一代的嫡出子女的婚事個個不敢馬虎。就算是個庶出的女兒,嫁的合適了也能是個不可小覷的助力。
馮轅嫡出長子長女是在馮轅死前就定好的婚事兒的,也都是帝京數一數二的人家,婚約的事兒滿京城該知道的都知道。世家名門最怕被人恥笑什麼出爾反爾、翻臉無情,無論如何侯府的名頭還在,這兩門親事磕磕絆絆的倒也還算順遂。可下面的小的可就麻煩了,尤其是如今的安慶侯府一連串的有四個姑娘都該考慮婆家了。
縱然她和安慶候馮軻還想要再等等看,畢竟眼下景帝正當盛年,膝下皇子多未成年,可不是馮家重出江湖的好時候,可天不由人意啊。
徐皇后暗恨,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後面有毒蛇出沒。
馮德妃心驚,毒蛇頭頂還有蒼鷹盤旋呢,也不安生啊,誰知道它什麼時候伸出利爪?她與馮家選擇在這個時候動,不過是想試試水看能不能摸摸魚。後宮風雲多變,甜過也苦過,笑過也絕望過,心尖磨出的泡鑽心的疼痛,一直不敢忘卻,時時提醒著。她可不敢自負到凡事兒盡在預料之中,人心高不過天,才會有恨天高之說。
縱有萬般料想,可絕對不包括景帝口諭把八皇子挪到她的瀾照宮教養這一件事。
前有胞兄馮轅戰死,緊接著又陡然失子,那個時候馮氏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什麼叫禍不單行,痛不欲生。馮家那邊,驟然失去精心栽培的嫡長子、繼承人,縱然是慣常偏心繼妻愛子的老安慶候,也是一夜間花白了半邊頭,一病之下臥床不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