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2/4 頁)
那種感覺很美好。協和廣場上,摩天輪自由的旋轉,每一個輪箱都有一對戀人,相擁相吻,柔情蜜意。走在寬廣的林蔭大道,看著一群群白鴿翩然飛舞,翱翔於藍天
巴黎是自由之都,浪漫之都,愛戀天堂,但慕澤宇卻為了工作廢寢忘食的忙碌著,根本無力敞開胸懷去欣賞美景流瀉情感。夜幕降臨,排排街燈閃耀,只有這個空檔,他才得閒出來走走。看著巴黎獨特的景觀屋舍,他對助理小然說他喜歡這些建築是有年代的,讓人遙想它們歷史的風采,那是歲月沉澱的智慧和精魂。
坐在咖啡廳,慕澤宇點了一杯清咖,雖然喝到了法國原汁原味的醇香咖啡,但是總覺得和夏蘅煮的清咖相比缺了些什麼。就這樣,他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夏蘅,想到了那個在法國呆了三年的女孩。
她此時會在這裡嗎?
慕澤宇接到霍賀楚的電話,知道夏蘅失蹤後也很擔心,但他覺得夏蘅是一個可以把自己照顧的很好的獨立女孩。因為她的聰慧和冷靜非一般人能夠達到,所以她一定比一般人更懂事,更明白生活的意義。
他們一行輾輾轉轉,舟車勞頓人困馬乏。途徑安娜西時,所有人都被那裡湖光山色、小橋流水的純自然風光所吸引。安娜西就好象是阿爾卑斯山上的一顆明珠,似錦的繁花,蔥鬱的綠木讓人在不經意中就沉醉其間,慕澤宇和工作人員商量後,決定在這裡拍攝MV的外景。
夏蘅帶著小懿在小城重遊,過往的熟悉感紛至沓來,但比之以前,更多了些坦然過後的靜好。她不自覺走到了盧梭和德·華倫夫人初見的地方,那個可以把幸福圍圈的地方。
以《懺悔錄》和《愛彌兒》而聞名的盧梭曾在安娜西度過了“他最美好的十二年”,十八世紀時,正值少年的盧梭流浪到薩瓦地區,他認識了德·華倫夫人,併為她的美貌所傾倒。盧梭在其《懺悔錄》中講述了自己對華倫夫人的戀情,在描述首次見到德·華倫夫人的地方時,他寫道:“我還記得那個地方,此後我在那兒灑下不少淚水,親吻過那個地方。我為什麼不可以用金欄杆把這幸福的地方圍起來?為什麼不讓全球的人來朝拜它?”1928年,為了紀念盧梭和華倫夫人相遇200週年,人們在盧梭描述的地方為他塑了像,並圍上了金色欄杆。
夏蘅看著盧梭的塑像失神。盧梭用文字描述了他的戀情,他的淚水,他的幸福,而自己能用何種方式表達內心深處那無以言說的沉痛和無人可訴的期許呢?
安娜西是一座讓人無法不愛戀的小城,她溫潤優雅,純淨無暇,整座城市將童話般甜美的瑞士風情與紅酒般滋潤的法國情調融為一體,汩汩流淌的是歐式的柔情蜜意。安娜西湖位於阿爾卑斯山腳下,翡翠般碧藍耀眼,像一面明鏡鑲嵌在翠綠的群山之中。
夏蘅租了一艘小船,和小懿兩個人一起安心的欣賞著沿途風景,往安娜西湖中心劃去。遠處,阿爾卑斯山沉穩安靜的矗立著,如同一個唯美的女神守護著這一方潔淨婉約的湖光水色。湖邊有如雕塑般坐定的垂釣者,也有教孩子帆船滑水的父母,還有劃皮划艇的男女,整個安娜西湖就像是一個水上游樂園,環境優美空間廣闊,大家互不干擾各自遊玩,並且樂在其中。碧藍的天空上,幾縷白雲悠然而自在。偶有小型的噴氣式飛機拖著長長的白色尾巴劃過,留下如棉絮般的煙霧,不少降落傘飄忽輕搖,小小的,如同一個個氣球飛來飛去,將此印入身後的青山中,動靜相攜,輕而易舉地描繪出一副抽象派的優美圖畫。
下了船,夏蘅牽著小懿在湖邊漫步。幾隻天鵝緊緊的追著孩子滑翔,小懿餵了它們麵包屑,前路有小橋阻隔,這才依依不捨的停下。
“媽媽,你看白天鵝多麼漂亮,我們也養一隻好不好?”孩子天真的聞詢。
夏蘅莞爾一笑,捏著孩子的笑臉蛋說道:“傻孩子,天鵝在湖中自由自在才會開心!你把它養在家裡,它就變得孤零零的,那樣多不好呀!”
“那不就像小懿一樣嘛,我不要養了!”孩子連忙搖擺著小手,嘴中振振有詞。夏蘅聽後,心裡酸澀不已。她只想著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卻忘記了這麼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成群結隊的玩伴。
小懿看著媽媽眼睛中閃爍著淚花,馬上話鋒一轉:“媽媽,你再給小懿生一個小弟弟,好不好?這樣小懿就不會孤零零的了!”
孩子的話讓夏蘅破涕為笑,別看女兒年齡不大,卻是滿肚子的鬼點子,她古靈精怪的模樣讓人無奈,也讓人疼惜。
“好不好嘛,媽媽?”孩子繼續追問,誓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架勢。
“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