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1/4 頁)
相炳不願投降,誓死守城,最終不敵江懷閒手下大將孫文康,守兵幾乎全軍覆沒。
當年芮國避重就輕,目標是錦國鄰近的沭國,因而小勝之後,並沒有乘勢追擊。錦國慶紹帝為免被戰火波及,慷慨地將全州十二城雙手奉上。這等好事,江懷閒自然不會拒絕,從此全州便歸入芮國的境內。
全州守兵全殲,婦孺又早已退往後方詠城和樊城等地。當江懷閒接手時,可以說全州已等於是死城。省卻了安撫百姓的瑣事,他也樂得輕鬆。著手鞏固城池,便領軍撲往沭國。
錦國這等明智保身之舉,只令沭國孤立無援,不到一個月便被殺進皇城,再次成就了江懷閒的“不敗”之名。
如今全州在近一年的修繕後,可攻可守,說是芮國的一面固盾並不為過。但全州土地貧瘠,幾乎寸草不生,以前常年需得後方樊城等地救濟。現在江懷閒亦需芮國數百里外的城鎮運糧過來,只是路線過長,往往不能及時送到。阮恆獻計,買通了樊城內的商賈,倒賣米糧。不料,如今卻被錦國士兵捷足先登。
“糧倉仍可支援七日,後方運送的糧車亦已出發,想必不日便能到達。”阮恆見江懷閒怒極,小心翼翼地安撫道。
“劫糧車之人除了錦國計程車兵,還有另外一撥人,數目不多卻皆是好手。此次伏擊,鏢師和混在裡面的芮國士兵全數被殺。時間、地點絲毫不差,分明是謀劃多時。”修長的手指點著佈局圖上的一處,江懷閒咳嗽兩聲,滿眼凝重。
“後方的糧車路途遙遠,若突生變數,營中的糧食不多,又能支撐多久沉玉竟敢在本王眼皮底下搶糧,就該有承受本王怒氣的覺悟!”
說罷,錦袖一揮,他的墨眸冷光點點。“三千伏兵,讓城內之人裡應外合!”
“下官得令!”阮恆本想勸阻,終是躬身退下。若無視錦國搶糧,無疑是滅他芮國之威。只是這一鬧,原本辛苦埋在詠城內的棋子,恐怕得拔出十之七八,可惜了
————
沒喜感?真米喜感咩?淚,角落畫圈圈。。。
偶自己還覺得挺好的,果然偶的笑點跟大家不同,望天~~~
第二十六章 僥倖脫身(求粉紅票!)
芮國三千步兵秘密前行,埋伏在城前不遠,伺機突襲。忽聞城內鑼鼓鳴響,營內整軍戒備,皆是大驚失色。領兵的並非善戰的孫文康,而是阮恆的一名學生,名為霍青。
霍青深得其師之風,處事謹慎耐心。一面下令讓小心大軍潛伏,一面派出士兵打探訊息。當城內的探子送來訊息,素來冷靜的他也不得不吃驚萬分。鑼鼓一響,並非先前所猜測地練兵,而是示警。據探子所言,錦國大營早已知曉芮國伏兵城前,而下令擊響鑼鼓的,不是旁人,正是他們忌憚的沉玉!
得此訊息,霍青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先遣斥候回營,讓元帥和長史大人再作定奪。
訊息傳來時,江懷閒剛服藥睡下。阮恆在帳前來回踱步,眉宇間添了幾分焦躁。這人如此料事如神,莫不是芮國軍中藏了探子?但這些將士跟著元帥數次出生入死,斷不可能是投靠錦國之徒
只是這一連串的事情,那人究竟是如何料到的?
阮恆暗自一嘆,昨夜為了劫糧車的事,元帥一宿未寢。這才剛睡下,他不忍吵醒,捏著袖中霍青送來的信函,轉身要走。
“大人,元帥有請。”小元追上他,恭謹地說道。
腳步一頓,自己的一舉一動始終瞞不過元帥。阮恆無奈苦笑,隨著小元進了帳內。“元帥,霍青傳來訊息”
“又是沉玉?”半倚著榻前,來不及梳洗的江懷閒輕輕一問。如墨的長髮披散開來,襯著白玉俊雅的面容,說不出的魅惑。
阮恆微怔,急忙垂下眼去。即使跟隨元帥多年,每次正視,仍是無法心如止水。“回元帥,詠城內擊鼓鳴警,是已發現城外埋伏。”
數次交手,江懷閒面上已是波瀾不驚。低低地咳了一聲,眸色漸轉深沉。多年征戰,憑其大力招攬賢才,以及善於洞察人心,百戰百勝。此次面對錦國,輕敵在前,多番遇阻在後,第一次意氣用事,未作謀劃便擅自出兵
將領最忌焦躁,沒想到他也會有如此一日。
想到這裡,他劍眉一蹙。“貿然出兵,是本王之過。詠城既已鳴警,不可硬攻。此次目標不在破城,而是糧草阮長史,速速派人探知糧車所在。”
“下官遵命,”阮恆拱手應道,緊皺的眉頭終是鬆了鬆。若江懷閒執意攻城,三千士兵怕是有去無回,更是在“不敗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