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部分(第2/4 頁)
兼京東忠義諸軍都統制之職,可謂高官厚祿,無以復加。李全的回應是一陣冷笑。
南宋把我當小孩子了,哭兩聲就塞個果子過來。
進兵!
李全終於走上了與南宋兵戈相向之路。
作為一個有著十四年左右工作經驗、成就極高的職業造反者,李全一旦行動起來,每一步都會非常兇險且有效。
他一方面帶著蒙古的兩個宣差來恐嚇南宋,要挾南宋提供大筆物資軍械,以換取邊境安全;另一方面招兵買馬製造戰船訓練水軍,積極準備進攻江南。在準備期間也沒閒著,他派了一個叫穆春的親信,帶人潛入了臨安城,在南宋首都放了一把大火,把一座大型軍械庫給燒成了白地。
此舉讓南宋朝野心驚肉跳,很多人真的怕了,覺得李全是中世代的跨國恐怖分子,沒法根除那就屈服吧,要什麼就給他什麼,讓他安靜點兒。可還有一些人,比如副宰相鄭清之、樞密院使袁韶決定加大出兵力度,給趙氏兄弟真正的前線決斷權,徹底消滅李全。
趙範、趙葵兄弟的父親是趙方,趙方是孟珙的父親孟宗政的老上級。這兩家人是南宋後期的軍界主流,而趙家還要比孟家發展得早一些。
趙氏兄弟出身將門,李全當了多年的匪首,對戰爭都不陌生,尤其非常清楚在淮北作戰,楚州是核心,可戰爭的目標如果是渡江的話,爭的卻是揚州。他迅速起兵,可是卻被部下誤導,先去攻打通州、泰州,之後才奔向揚州。
這時趙氏兄弟已經進駐揚州。而長江之南傳來的最新政訊是,史彌遠再一次對李全微笑,承諾他只要退回楚州去,就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一萬五千人的糧餉。
李全哭笑不得,嗤之以鼻。都刺刀見紅了,還想著這種假招數,無恥到可笑。
揚州之戰爆發,李全的兵力遠在二趙之上,他重兵圍城,再以數十萬民夫修碉建堡,絕斷外援,想以此活活困死揚州全城人。這在當時是無解的,以二趙之力無法自行解圍,想南宋渡江支援,別說軍力能否達到,即便支援,也要提防蒙古軍、金軍突然出現。
李全在南宋紹定三年(公元1230年)的歲末圍困揚州城。揚州是個神奇的城市,雖然地處傳統印象裡柔美旖旎的南方,可在歷史上卻以罕見的鐵血面目存在。
這座城市幾乎從不屈服!
在歷史的長河裡,它屢經戰亂,屢遭屠戮,可隨即會以更加強悍的姿態重新站起來。可以這麼說,它從來沒有被征服過。
李全圍住了揚州,時不時地在城邊的小山上開音樂酒會,愉快瀟灑,像是非常享受每一天。實際上他很鬧心。城,攻不進去;糧,漸漸不夠,還要提防著二趙突然衝出來,每每這時都會讓他的軍隊流很多血。長此以往,怎樣了局?
兩個月後的一天,機會終於來了。李全在城外高地上,迎著深冬的寒風,貌似輕鬆愜意地喝酒,突然發現揚州城門大開,一支幾千人的小部隊衝了出來,看旗號都是曾經的手下敗將。他立刻興奮了起來,生怕對方又縮回去,帶著身邊的幾百人就衝了過去。
事反常即為妖。急昏了頭的李全沒意識到這是個坑,他被這幾千人擋住沒有去路,後面又被官軍堵住,只來得及向北方逃走,而北面是新塘。時值深冬,新塘決水之後,地面變成了泥潭,表面上因為戰塵飛揚看著像硬土地,實則泥潭已經有數尺深。
李全連人帶馬陷了進去,後面南宋追兵趕到,李全連忙高喊不要殺他,他是頭目轉眼間幾十杆長槍戳來,把他活活刺死。
李全死後,二趙率軍乘勝追殺,很快收復了鹽城、漣水、淮安、盱眙等城,把義軍的殘部趕過了淮河。至此,南宋終於“戰勝”了義軍,結束了共十四年的動亂,維護了正統地位,彰顯了國家威力。
實在是了不起啊。
這在當時是傑出的成績,作為年度重點事項寫進了南宋的政府報告。不管是軍界還是政界,都為之歡呼喝彩歌功頌德。
在一片歡騰中,沒有誰去翻閱陳年賬本,回憶李全是怎樣一百八十度大變身,從忠誠到叛變,走到與南宋不死不休的地步。
關於那段歲月,官方在討論,史書在懊悔,說南宋是多麼需要一道攔在宋、蒙之間的堅實可靠的屏障。為了屏障,都恨不得把記憶抹殺,和不共戴天的世仇金國聯合。其實有那必要嗎?需要那麼調動情緒忍辱負重地借重女真人嗎?
眼放著近百萬的河朔義軍,同種族共血脈的強大戰力不用,卻試圖去撫摸沾滿了同胞鮮血的仇人的手,這是什麼思路、什麼樣的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