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3/4 頁)
烈經過精密考慮之後,在時機之外,還在等一個人和一種武器。
這個人叫亦思馬因,西域旭烈人,他製造了當時威力最強的拋石器,當時稱為“西域炮”。拋石器中外都有,各時代都有,到他手裡,發射的射程、石頭的重量都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它發射的石塊裡還藏有能爆炸的火藥。
武器需要實戰的檢驗,襄陽、樊城是最好的實驗場。
樊城的外城被直接轟破,元軍像潮水一樣湧了進去。樊城守將範天順精疲力竭,無法支撐,仰天長嘆“生為宋臣,死為宋鬼”,以死殉國。他的副手牛富率死士巷戰,殺到以血水止渴,身負重傷,投火而死。樊城陷落,襄陽危在旦夕。
古怪的是臨安始終沒有作出什麼重大反應。
白痴皇帝的幸福生活在繼續,從來沒有半點的改變,只是某一天,他突然間問賈似道:“聽說襄陽已經被蒙古人圍困好多年了啊。”
賈似道毫不在意:“是,圍困過,好幾年前的事了,陛下從何得知。”
白痴回答:“某宮女說的。”
幾天之後,該宮女死亡。
從此之後,再沒人敢對前線戰事說三道四。這種局面截至樊城陷落,訊息是再也瞞不過去了。危急關頭,賈似道要維護自己軍政強人的形象,只有主動求戰一條路可走。
賈似道申請上前線,暗地裡串聯百官,讓他們上書挽留自己,說是朝廷不可一日無賈太師,如此柱石,只宜鎮守國都。
那麼只好另選能人了,按資歷看實力,勇將高達是不二人選。可是賈似道另有一個賬簿,裡邊是他在武將系統裡的冤家,無論是鄂州城裡要他難看的,還是他準備往死裡整的,高達都高居榜首。這樣的人怎麼能擔任如此重要的領導職務呢?
賈似道聲稱,用高達,置呂文煥於何地?
呂文煥立即在襄陽城裡呼應,聲稱他打了一場大勝仗,襄陽的局面已經大好,根本不需要什麼援軍,更不需要高達。
他的大勝仗,不過是捉了幾個蒙古哨兵。
這一輪政治鬥爭仍在進行中,西域炮已經從樊城推到了襄陽城外。蒙古人沒再跟呂文煥廢話,直接放炮轟城。時值二月,天氣陰冷,元軍“一炮中其譙樓,聲如轟雷,城中洶洶,諸將多有逾城降者”。元軍大將阿里海牙適時單騎出現在城下,許諾不殺城中一人,投降者重賞。
呂文煥投降了。
襄陽城在堅守六年之後終於陷落。與其說敵人太強大,不如說己方太弱小。於國家生死存亡之要衝,沒有投入全國之力防守,其間還自亂陣腳昏招不斷,怎能不失敗呢?
賈似道是有話說的。
他向白痴皇帝抱怨說:“臣屢請帥兵行邊,陛下不許。如早聽臣出,何至今日!”昔日的邊境大帥威名,半點都不因這件“小事”有損。
白痴一如既往地信以為真,更加離不開師臣了。
由此及彼,既然師臣都不在意這件“小事”,那麼因之而獲罪的那些人也就沒必要追究了。
比如誤國的呂文德、投降的呂文煥。如此重罪,按宋律呂氏家族全體都要完蛋,連婦女都要像梁紅玉那樣被賣作官妓。
可是在廬州為官的呂文煥的三個哥哥,在靜江府為官的侄子,全都免罪,連官職都不變。罪大惡極的誤事王范文虎只是象徵性地降了一級官。
做完了這些,白痴皇帝覺得世界再次美好,他繼續投入到水深火熱的臥室運動中。大約半年之後,因運動過度死掉了。
宋度宗趙禥死了,時年三十五歲。和他的前任趙昀一樣,他的命非常好。在山河鉅變種族淪亡的前夕,居然還能一直風花雪月,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一點煩惱一點心事都沒有,儘管這是託了發育遲緩導致大腦不健全的福,也實在不愧為極品人生了。
享受之餘,他的本職工作也完成得不錯。
第二十一章 伯顏下江南
趙禥天天泡在女人堆裡,總共生出了三個兒子。楊淑妃生的趙星七歲,全皇后生的趙昮四歲,俞修容生的趙昺三歲。
有嫡,自然立嫡。
四歲的小孩子登基坐殿,成了南宋的第七位皇帝,史稱宋恭帝。趙昀那位端莊的皇后謝道清垂簾聽政。
軍國大權仍舊掌握在賈似道手中。
南宋的防線已經從淮河、漢江一線收縮到長江一線,按蒙古水師的力量,隨時可能突破長江天險。賈似道也急了,他分兵派將固守這最後的安全底線。
命汪立信為京湖安撫制置使兼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