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心了,劉鋹等人到了開封,趙匡胤先問他們焚燒府庫之罪,劉鋹一概推給龔澄樞、李託、薛崇譽等人,甚至連平日裡作惡多端都是這些太監替他乾的,原話如下——“臣年十六僭偽號,澄樞等皆先臣舊人,每事,臣不得自由,在國時,臣是臣下,澄樞是國主。”
龔澄樞等人一片默然,不否認,不反駁,直到被宋朝砍頭。
劉鋹連個懦夫都不算,他只是個卑鄙無恥的小人。我不想再在這個人的身上浪費筆墨了,就此把他留在歷史上的所有印跡都說一下,然後徹底揭過,從此不談。此人在公元971年的5月1日,被趙匡胤用布帛拴著脖子,像拉條狗一樣拉到了太廟去舉行獻俘儀式,然後把他赦免,封他為右千牛衛大將軍,爵位是恩赦侯,他的弟弟劉保興在馬逕居然沒有死,逃到民間又被潘美給挖了出來,這時也被封為左監門衛率府率。
之後他就在宋朝的開封開始了自己的侯爺生活,具體工作就是每天準時上朝報到,證明自己還在開封,還在被監控的安全範圍之內。而他做得格外經心,每天早到晚退,結果有一次趙匡胤在講武殿大宴群臣,他又先到了,趙匡胤看他真乖,於是先賞了他一杯酒。沒想到這人馬上就嚇哭了,跪地下磕頭,說——我反抗朝廷,讓您派軍隊遠征,這是我不對。可是我都投降了,就讓我當個開封的順民活下去吧,這酒我實在不敢喝。
趙匡胤大出意外,摸不著頭腦。經他解釋才知道,這個渾蛋在南漢時,只要看哪個臣子不順眼,就賞一杯毒酒來了斷。趙匡胤哈哈大笑——朕推赤心以待人,怎會行此事?
取過酒來,自己一飲而盡,然後對左右示意,再給這人倒一杯。劉鋹滿面羞慚,這才敢喝。
到了趙光義的時代,這個人變得更乖,開始主動討好(這就是卑鄙狠毒的好處,這種人只要你能打服了他,他就會比你兒子還要孝順),趙光義要攻打北漢,在公元979年於長春殿設宴餞行起程,席間劉鋹和各位降王一起出席,只見他突然站了起來,興高采烈地說——“朝廷威靈遠及海外,四方降王今日盡在座中,旦夕間太原劉氏又至,臣因率先來朝,原得以執鞭為降王之長!”
頓時滿堂大笑,尤其趙光義得意非凡,正要出征,這個吉利討得多好!劉鋹當時就又得了好多的賞賜。
還有什麼話好說嗎?當俘虜都當到了這個份上,劉禪、孫皓都算是什麼?但就是這樣,這個人仍然在宋太平興國五年,即公元980年3月間死去,年僅三十九歲。
至於死因嘛,官方公佈是病死,不過好像李煜、錢椒還有很多擋了趙光義路的人都是病死的
第二十一章 寄生胎
平定南漢之後,宋朝的下一個目標會是誰呢?路人皆知,只剩下了南唐。而且宋朝已經行動,就在剛剛平定南漢之後,趙匡胤就命令在長江的上游漢陽地段囤積重兵,南唐就在它的下游,只要風帆一鼓,即可順勢而下。
一切的跡象都表明,戰爭隨時爆發。
但是奇怪的是,後來什麼也沒有發生。在歷史記載中,只能找到當時南唐的李煜害怕了,他派自己的弟弟李從善帶著大批的貢品到開封朝賀,並且主動要求趙匡胤以後給他寫信可以直呼他的名字,並且自我降級一等,正式成為了“南唐國主”。
就這樣,趙匡胤似乎就滿意了,他召回了在漢陽囤積的軍隊,就此對南唐寬容,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這種“寬容”居然一連延續了三年!
這三年裡趙匡胤都做了些什麼呢?是各地突然間風起雲湧,不停地有人造反嗎?還是北方的死敵契丹再次入侵了?又或者是趙匡胤突發重病,像當年的柴榮那樣不得不回家養病?不,都不是。簡單地查一下歷史資料可以證明,這三年裡宋朝舉國昇平,邊疆平靜,而且趙匡胤本人的身體健康得不得了,除非去查他的起居注,不然連他感冒發燒的記載都沒有。
能查到的,就是他在講武殿進行了第一次科舉的複試,從此中國有了殿試這一關;還有對南唐使了點小手段,破壞了一些李煜的君臣關係;再有就是把契丹人正式當成了鄰居,兩國第一次互通使者;再有嘛,就是一些瑣碎的家務事了。
比如他換了個宰相,比如因為這次換宰相,發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整個上層官場開始重新洗牌,再比如一位皇室的重要成員被封為開封府尹外加晉王,成式和當年未登極之前的柴榮的官職一樣大小。
以上這百十來個字裡所包括的微不足道的內容,就是趙匡胤在他四十五歲到四十八歲之間的,白金鑽石瑪瑙翡翠珍珠藍寶石一樣珍貴稀有的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