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2/4 頁)
監王繼恩全權處理川峽間一切事物的大權,然後一腳把他踢出京城,從開封城邊開始,你必須全速狂奔,去和李順搶哪怕一秒鐘的時間!
因為李順已經在玩最狠最致命的招數了。他搶在宋軍入川增援之前,率二十餘萬重兵奔向了兩個點。一個是囤積了大量宋軍有生力量的梓州;另一個,是劍門關他要把入川的道路鎖死,而且還要把川內的所有宋軍都消滅。
這樣蜀川就真的是他的了。可是別忙,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次序。你先做哪一個?是一還是二?
就像圍棋,几子落枰,已經固定了就是那幾個點位,可是先下哪個,後下哪個,結局完全不同。這時李順要做的,也是一樣。你先打梓州?還是先拿下劍門關?
李順的決定印證了一個真理——勝利極端勢利,無論你有多少的苦難和眼淚,都換不來它的垂青。
它只認對錯不認人。
李順第一時間派相貴率領著二十餘萬重兵撲向了梓州,一定要全殲龜縮在那裡的宋軍。至於蜀川的門戶,天險劍門關,他只是派出了幾千個人去攻打。
他從最開始就犯下了最嚴重的錯誤。這不僅決定了他的敗亡,更決定了他一定會迅速敗亡。至於為什麼這麼做,歷史上另有解釋,說當時劍門關上的宋軍只有幾百人,而且還都是老疲之兵。李順需要重視他們嗎?
以李順攻破成都的軍威,再加上十倍的兵力,更重要的還是從裡往外攻打劍門關,這些都加在一起,還不是手到擒來?
於是,幾千人的部隊足夠了但是,必須深挖一下內因,才能看到這一次起義的必敗原因——見識和修養。
梓州的宋軍是十萬塊錢,隨手就可以拿到;而劍門關上有一百萬、一千萬甚至是一千個億,可是你們得等,大家猜,赤貧的川人們選哪個?
百分之一萬,必選梓州!這就是他們敗亡的根本!!
只貪眼前的小利就像他們急瘋了頭一樣,剛剛嚐到了勝利的甜頭,立即就皇帝、樞密的大封官,無論怎樣都要先過把癮。緊接著劍門關和梓州就都成了他的噩夢。
劍門關的守將叫上官正。這人很強並且很幸運,他率領著幾百個老弱殘兵正準備拼命,結果先盼來了救星。救星名叫宿翰,是從成都城裡逃過來的敗兵,兩人合兵一處,立即超過了李順派來的幾千人。這樣還守什麼關?宋軍直接衝了出去,李順的幾千個人大敗,逃回去的只有三百人。而這些人逃回成都之後,全被李順殺了。原因是他們“驚眾”,應該說,這是起義軍第一次隱約地記起來,他們和職業軍人有什麼不同。
至於梓州,那可太不尋常了,事後連趙光義都納悶,我還有這樣的員工?
話說蜀川容易讓人感覺“安逸”,外地人去了時間長點也跟著安逸,於是開始放鬆。但是梓州的知府就不。他叫張雍,警覺得就像他才是造反的人。
李順沒進成都之前,他就開始琢磨著怎麼守城了。他先是訓練原有的城防部隊,覺得不夠,又臨時招募了四千多人;沒錢發餉,不要緊,他敢動用附近州縣的庫藏;發覺武器不夠,那更簡單,把廟裡的銅鐘給我化了,銅汁鑄成箭頭;再砍了大批的木料,準備大批的繩索,徹底備戰。並且向朝廷申請救兵。
這時他和上官正一樣的好命,同樣從成都敗退下來的都巡檢、內殿崇班盧斌帶著十州之兵路過他這裡,張雍的腦子來了個急轉彎,立即扣留。盧斌,你哪兒也別去了,我委任你為梓州監護之職,就在這兒給我看家!
這還不算,他還在城外新挖了條大溝,把附近的河水引了進來。這下子梓州城什麼都不缺了,連護城河都有了這樣的一座城,已經沒有破綻,得用什麼樣的軍隊才能迅速攻破?
李順派來的那些不再飢餓的饑民嗎?結果八十多天過去了,梓州城巋然不動,四月中旬時,宋朝的援軍終於跨過千山萬水,從開封城來到了蜀川門前。十全十美大太監王繼恩率軍順利透過劍門關衝進了蜀川。
王繼恩變成了二十多年前的平蜀主帥王全斌,他走的路幾乎和前任一樣。先川北,由劍州開始進攻。他的副手曹習從葭萌關出發,進攻閬州。兩路勢不可擋,進展極速,很快劍州、閬州就相繼陷落,緊跟著他們攻向了綿州和巴州,進一步向成都逼近。
這時距王小波發動起義已經過去了一年零四個月的時間,此前節節勝利,不可阻擋的起義軍們怎麼了?他們的戰鬥力下降了這麼多嗎?還是王繼恩帶進川裡的人馬過分驍勇和龐大,超出了蜀川饑民的承受力?
不,兩樣都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