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面面俱到,要做到房主一到,就可以立即投入使用。
然後他命令王全斌和劉光義為他帶個信給孟昶,這就是他為孟昶同志準備的新家,雖然倉促,但是非常有誠意。等你啊,都給你準備好了,預祝你喬遷大喜、居住愉快。
其實我一直都覺得很奇怪,四川怎麼會被人攻陷呢?尤其是從東從北向西攻。要知道,在公元1937年的2月以前,也就是川陝公路全線通車以前,中原內陸入蜀的道路只有三條。
一、金牛道,即眾所周知的“劍門蜀道”;二、陰平道;三、米倉道。沒一條道能讓進川的人舒服,何況是頂著槍林彈雨往裡攻。
米倉道,是因為它要翻越米倉山而得名,那根本不是人走的路,比陰平道更糟糕,行軍打仗完全可以忽略不計;至於陰平小道,其實那是三國時的鄧艾在自尋死路。別說是從陰平道上滾下來九死一生,根本就斷了回頭路。而且他沒摔死的幾千個滿頭大包的大兵連匹馬都沒有,還打什麼仗?一切都是因為劉禪和諸葛亮的後人太操蛋,才讓他僥倖成功。
剩下來的就只有金牛道了。這條路相對來說好走點,而且路程較近,但要命的是,它又叫“劍門蜀道”,記得詩仙李白曾經說過的“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吧,說的就是劍門之險。
但是,“要想得四川,必下劍門關”。你還非走它不可。
古之劍門,指的是距今天的廣元以北五十三公里,南距劍閣縣三十公里的一座東西橫亙百餘公里的山脈。其間七十二峰綿延起伏,高入雲霄,陡壁斷處兩山相峙如門,形勢險要,因此得名。
這是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勢。三國時姜維就是在這裡以三萬人馬擋住了鍾會的十萬大軍。曠日持久,相持不下,最後還得鄧艾拼死一搏,從陰平小道繞到劍門後面偷襲,才把蜀漢給滅了。
那麼趙匡胤派了多少人呢?不到六萬,還分了兩路。而他面對的卻是當了三十一年皇帝,在五代十一國裡有著巨大號召力的孟昶。他的勝算在哪裡?也許他自己也有點心虛吧,所以他在給王全斌和劉光義踐行的宴會上,突然這樣問——西川能取得否?
千萬道目光瞬間注視,徵蜀主帥王全斌凜然而坐,目露兇光——回皇上,西川若在天上,固然不能到。若在地上,到即掃平矣!
沒有人敢笑話他口出狂言。王全斌,幷州太原人,他父親是後唐莊宗李存勗的手下,當他十二歲的時候,他父親辦了件蠢事,沒有多大的官,卻私自儲備了親兵牙將,這犯了所有皇帝的大忌。李存勗命令他父親進京回話,這時候他父親怕了,不敢去。而十二歲的王全斌說,這是皇帝在懷疑你有異心。這樣吧,把我送去當人質,皇帝就會相信你。
一場滅門大禍就此消平。
再後來,李存勗把王全斌收在身邊當近衛。等到李存勗眾叛親離,亂兵入城的時候,宮廷衛士不是叛變就是逃跑,只有王全斌和符彥卿一直保著李存勗在皇宮裡苦苦支撐。直到李存勗被冷箭射中,王全斌還把他扶到內殿,等到皇帝死了,他才痛哭而去。
這樣的執拗,這樣的忠貞,才是趙匡胤選他作平蜀主帥的最重要原因。因為縱觀中國歷史,四川是個非常邪性的地方,在那裡割據的政權,不管是賢明的還是荒淫的,不管是有劉備的胸懷還是諸葛亮的才能,都絕不會超過兩代。而外來平蜀的將軍們就更加不幸,不是死在了崇山峻嶺裡,就是在九死一生僥倖成功後,反而被自己的皇帝砍頭。
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哪一個皇帝不害怕那些成功入川覆沒了一個朝廷的將領,會留在了那裡自立為王。那麼王全斌呢?趙匡胤就那麼相信他?
歷史證明,趙匡胤不僅相信,而且給了王全斌極大的行動自由和特權。在臨行大宴上,趙匡胤當眾與攻蜀將帥約法三章:
第一,鑑於後蜀將校多為北方人,為了分化後蜀的內部,只要能率眾歸降,並且給大軍當嚮導,供給軍糧的,那麼立即成為自己人,並且重賞;
第二,宋軍所至,不許燒房子,不許隨便打人,不許挖墳,不許砍桑樹以及同性質事件。違者軍法從事;
第三,這次打後蜀就為搶地盤,打下城鎮,只要兵甲糧草,其他所有戰場所得的錢、帛等等硬通貨朝廷一個子都不要,全分給前方將士!
注意第三章,趙匡胤為了激勵士氣,已經不惜血本。要知道在五代時期,天下真正動盪的是在北方,在長江以南,以及蜀道以內,完全是另一個世界。相對來說,那裡平安富足,不識刀兵,尤其是天府之國的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