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頁)
關。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一個叫柴宗訓的小孩子被早早地叫醒了,他被大人們擺佈著穿上了煩瑣沉重的衣服,戴上了更加沉重壓得脖子都生痛的帽子。這時他知道了,他又得要去那個又寬又高的大屋子裡,去見那些長著白鬍子或者黑鬍子的人了。
聽他們講一些他根本聽不懂的話,然後看著宰相們的表情,去緩緩地點頭。
這樣的事他現在已經有點習慣了,他不知道這有什麼好玩,可是他得做。不然,他死去的父皇就會難過就在前些日子,11月初,他才把他的父皇安葬在慶陵。
朝會大典,這個姓柴的小孩子高高在上,也孤零零地坐在了皇帝的寶座上。他聽著下面有人在向他叩拜稱賀,說是建議在新的一年裡,仍然沿用先帝的年號,為顯德七年,希望先帝威靈保佑大周國泰民安這些他都無動於衷,也真的聽不懂。之後的事就非常有趣了,那麼多的鬍子們一個接一個地向他走來,挨個向他叩頭,此起彼伏,真的好有趣
就在這個孩子剛剛露出了些許笑容的時候,傳來了一個訊息,把他的歡樂從此永遠地埋葬泯滅——北方邊疆的鎮州、定州火速發來了警報,契丹人聯合了北漢人,突然來襲,要朝廷馬上派兵救援。
大殿亂成了一團,所有的大臣都現出了原形,他們圍住了三位德高望重,能力超凡的大宰相,七嘴八舌地討論要怎麼辦。
孤零零坐在高處的小孩子柴宗訓茫然地看著下邊突然慌亂的人群,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更不知道這些人正在紛亂爭論的,其實就是他的命運
爭論的結果出來了,來者不善,要派出最強的人馬迎敵。由禁軍統帥、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率大軍北伐,即刻起程!
這個意見被全票贊成、一致透過了,包括最上層的領導——三位宰相,以及韓通。這個決定非常合適,京城裡是離不開韓通的,而趙匡胤年富力強,正應該多做貢獻,更何況他本就一直在外,他帶兵出征,一點都不會造成京師官場的不適應。
而且是多麼的巧合呀,這個不好的訊息傳來時,趙匡胤本人也正好就在京城裡,可以馬上就帶兵出發,一點都不耽誤軍情。
第二天,公元960年正月初二,軍情緊急,後周禁軍殿前都點檢趙匡胤升帥帳調兵遣將,分派如下:
令——禁軍殿前副都點檢慕容延釗領前軍為先鋒,先期北上;調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高懷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張令鐸及侍衛步軍虎捷左廂、右廂都指揮使張光翰、趙彥徽率部隨自己出徵。
留下殿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都虞候王審琦率兵在京協助韓通把守京城。
看到這樣的一份軍力分配名單,如果還有人要說趙匡胤沒有包藏禍心的話,他一定是拿了趙匡胤的錢了。
把韓通名下一大半的侍衛司兵力帶走出徵,留下的卻都是殿前司的親信主力,但是從表面上看,一切卻仍然無可挑剔——殿前司和侍衛司都是部分出兵、部分守城,仍然是勞逸均沾,互相牽制。
這非常符合已經去世的先帝柴榮的遺證,也足以讓現在的朝廷大佬們放心。
好了,那就馬上出兵吧!可是且慢,軍情再緊急,也沒有點兵當日馬上出征的道理,男人出兵和女人出嫁一樣,得選日子,還得挑時辰,哪有那麼唐突兒戲的事於是,這還得等至少一天。
在這要命的一天裡,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每一件事都足以讓這段歷史上的第二天、第三天按照既定順序發生的事情流產。要命啊,想想真是後怕,這就像一場戰鬥首先發生在敵我雙方的參謀室裡一樣,這一天裡的經歷遠遠比一天之後發生的事讓趙匡胤心驚肉跳。
因為開封城裡突然流言四起,大街小巷人心惶惶,有些大戶人家和官宦子弟都在搬家出城逃難了。還是因為那塊神秘的木條上的五個字——點檢作天子。
開封城裡的居民是見多識廣的,也是記憶力健全的。“主少國疑”,而且“外敵突現”,再加上馬上就大軍集結,再加上“點檢作天子”,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時光倒流整十年,公元950年11月22日的開封,郭威也是帶著本國的軍隊,衝進了開封,那一天無數人家破人亡,血淋淋的教訓還歷歷在目,誰敢掉以輕心!
而且多麼的不巧啊,“點檢”,當然是“都點檢”,他正在此時的開封城裡,已經在集結軍隊了!
流言,有時就是讖言,會讓你憑空得到人心,進而敢跟著你做任何事——因為老天爺在幫你嘛可有時流言也會變成殺人刀,把你完美的“陰謀”變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