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坐在外間的沙發上,欣賞一本玉器作品圖冊。
“我說老祁,這個貔貅把玩件你賣了沒?”滕一鳴和雷濤打過招呼,指著一張圖片問祁向君,“沒賣給我留著啊,價錢好商量。不過咱這交情你不給我打折也說不過去,是吧。”
“哪個貔貅?”祁向君給雷濤倒了一杯剛沏好的鐵觀音,探頭看滕一鳴手裡的圖片,“呃那不是貔貅,是辟邪。”
“哦,瞧我這眼神。”滕一鳴不好意思地低頭喝水。
“很多人都會搞混。”祁向君坐下來,“古時候這種神獸分獨角和雙角的,獨角的叫天祿,雙角的叫辟邪。不過現在的辟邪一般都是獨角的造型。傳說辟邪頭似馬,張口露齒,身體臃腫有雙翼,能帶來祥瑞。至於貔貅,現在更受歡迎,因為傳說它能吞萬物而從不瀉,能帶來財富。你要喜歡貔貅把件或者擺件,後面有幾個不錯的。”
“嗯,我想弄個貔貅。”滕一鳴繼續翻看圖冊,“什麼都沒有錢實在。咦,這墜子的種水不錯,是茄子?”
“對啊,這個適合送老人。”祁向君說,“茄子又瘦又長,與長壽諧音。類似的還有後面這個掛牌,牡丹、貓和蝴蝶,意思是富貴耄耋。你要想討個財源滾滾的彩頭麼可以選貔貅,象徵生意紅紅火火的辣椒也行。”
“辣椒送朋友合適吧。”滕一鳴說,“君子之‘椒’啊。”
“選擇造型和圖案,不管是花鳥魚蟲還是神仙瑞獸肯定都得有講究。”祁向君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啊。但是因為地域不同,文化、口音不同,有時候解釋也不一樣。比如玉米就有‘子孫滿堂’‘包你發財’‘歲歲平安’和‘金玉滿堂’各種寓意。要我說,都是圖個吉利,看自己怎麼理解了。”
“包你發財、金玉滿堂,嗯嗯,這個有意思。”滕一鳴問,“你這兒有玉米的雕件嗎?我搞一個回去擺在店裡。”
“玉米的沒有,但有這個金魚擺件。”祁向君把畫冊往後翻了幾頁,“金魚加上蓮花和蓮蓬,有金玉滿堂、連年有餘和金玉良緣三重意思。而且這個雕件用料好,雕工也好,金魚和花朵的造型都很飽滿,色彩豐富——以白、綠、黃三色為主還略帶一點紫,擺在家裡或者店裡都合適。”
“好,好,就是它了。幫我配個紅木的底座,要貴氣一些的。”
“沒問題呀,明天我讓人給你送店裡去。”
“你這財迷腦袋該去看大夫了。”雷濤調侃滕一鳴。
“我本想送你一個蓮藕掛墜。”滕一鳴瞪他,“替你招招桃花,早得佳偶。哼,還是算了,免得好心沒好報!”
“這事咱倆誰也別擠對誰。”雷濤回擊,“你還是先替自己踅摸桃花吧。”
門外傳來大門開關的聲音和腳步聲,他們停止了拌嘴。祁向君出去迎客,不久引著雙手提著小皮箱、肩上挎著公文包的秦思偉進門。雷濤見到他一個人進來,不免有些奇怪,放眼四下搜尋那個熟悉的影子。
“想到這裡可能沒有咖啡,她去街對面那家咖啡館買一杯。”秦思偉看透了雷濤的心思。他走進工作間,戴上手套開啟皮箱,把翡翠屏風拿出來,和祁向君一起按照背面的圖案排好順序,擺在木架上。雷濤和滕一鳴也上前幫忙。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大家會聽到各種抱怨。”秦思偉接過滕一鳴遞上的茶水,“咖啡豆的品種不好,烘焙技術不到家,調配比例沒掌握好,水放得太多或者太少”
“其實這咖啡唯一的優點是——它是熱的。”黎希穎不知道什麼時候進了屋。她把一個外帶紙杯放在一旁,微微歪頭看著秦思偉臉上的狼狽和其他人表情中的落井下石。
“我們開始吧。”雷濤忍著想笑的衝動開啟實驗臺上的射燈。
翡翠屏風在強光的照射下質地看起來更加晶瑩,原本很淡的綠色和紫色被映襯得清晰了不少,色彩也顯得鮮豔了許多。果然在燈下看翡翠和在自然光下看是完全不同的感覺,視覺上的檔次明顯提升了不止一級。
四塊屏風拼在一起,四幅風格類似但看不出是否連貫的畫面,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之處。雷濤拿起放大鏡貼近了觀察,畫中人物雖然沒有刻畫出容貌表情,但從服飾的線條和他們的姿勢以及周圍的松柏、竹林、溪水、亭臺來看,這些人肯定是古時的人物。
所以這套屏風或許是某一個或者某四個典故。雷濤覺得應該是後者,因為每塊屏風上人物數量不同,場景也有差異。只是,古時候的典故太多,屏風的圖形上沒有任何提示,如果全靠猜,再猜上十年怕是也不會有任何結果。大家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