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第3/4 頁)
2014…5…30 9:25:12 本章字數:590
南懷瑾論朱熹和理學
朱子不但如此,又將原文《大學》的文章,運用他自已的觀點,重新改編次序,分為十章。因此,在南宋以後的《大學》、《中庸》,便有“右一章”、“右十章”的註釋。當我在童年時候,一般同學們讀書讀得疲勞了,便大喊,啊喲!媽喲,我現在又讀到“發昏”第一章啊!
這便是由南宋以後到清末民初,讀書人為考功名,不得不永遠墨守成規,以程、朱“章句”之學為準則。但當朱子在世的當時,當權派提出反對程、朱之學的大有人在。只可惜他們在歷史上的“政治品格”太差,不但在當時起不了作用,就在後世,大家也絕口不提他們。你說是誰,就是南宋的秦檜(反對程頤)、韓侂冑(反對朱熹)。他們指摘程、朱是偽學,要求禁止。如果排除了歷史上奸臣的罪名,就學術而言,恐怕也未可厚非。
倘使在北宋時期,有如歐陽修、司馬光、蘇東坡等在位,恐怕朱子之說,必遭批駁。當時,如王安石的經學造旨,未必不及朱熹,甚至,宋神宗神明令規定考試經義,都以王安石的註解為標準,結果也遭到反對,所以,王安石的註解,未能流傳後世。
以此為例,朱子豈非是時代的幸運者?這正如曾國藩晚年所說:“不信書,信運氣。”宋、元以後,程、朱之學大行其道,並非朱子自已,實為當政的領導者——帝王們,想靠它牢籠天下之士,為其所用,並且要乖乖聽話,不敢違背先儒,更不敢違背君父,如此而已
正文 朱元璋日記摘錄(外傳)
更新時間:2014…5…30 9:25:12 本章字數:1343
朱元璋日記摘錄
朱明覆在御書房中整理出了朱元璋平時寫在奏摺邊角上的私房話,現公佈出來,全球獨家發行,拒絕轉載。
1、 洪武元年某年某日
老子終於做皇帝了,想當年老子是個屌絲,差點餓死,幸好好心大媽把俺送到皇覺寺(這個名字是個好兆頭啊,不僅有個“皇”字,倒過來讀的話,就是“是教皇”,就是說俺老朱既做皇帝,又做教主啊,後來我想去查這是誰起的好名字,可惜查不到),但是廟裡也沒有餘糧啊,才兩個月俺就被主持趕出去做遊方和尚了,哎,不說了不說了,這段經歷太痛苦了。
朱明復批註:我也在棲霞是做過和尚哎,為什麼我們姓朱的在做皇帝前都要做和尚呢?嗚嗚???????
2、洪武元年某月某日
皇宮造好了,很大很牢固,我讓工匠按照碉堡的標準來做的,還在宮中和城中挖了很多密道,俺是從戰爭年代走過來的,知道人心險惡,有備總是無患的啊!
朱明復批註:你太厲害了,真心感謝你的密道!
3洪武元年某月某日
劉伯溫問我喜歡什麼花和樹,他已經開始在皇宮的綠化工程了,朕告訴他要種那些能結果子的書和能做胭脂的花,這樣朕就可以省下買水果的錢和給老婆們買胭脂的錢了,我是不是很聰明啊!
4、洪武三年某月某日
那些官員太可惡了,老是欺騙俺,老子要把這些壞蛋剝皮挖心點天燈!
朱明復批註:是不是太殘酷了點,法治不要了嗎?
5、洪武五年某月某日
三娘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我還真有點想她,她這個人怎麼不理解我的苦心呢!哎,當年那件事,????不提了不提了,我老朱不是陳世美啊,我多次託田興成遞信給她,讓他來南京,她都不來,還發話說要他來除非朕休了馬皇后,真是一點不講道理!
朱明復批註:我覺得這不是誰的對錯,確實是一個命運的悲劇。
6、洪武十三年某月某日
老大標兒太老實了,還是老四棣兒機靈,但是老大終究是老大,老四還是老四,所以讓老四去北平守邊吧。
7、 洪武二十四年某月某日
朕和三孃的孩子不知道怎樣了,三娘連兒子的名字都不肯告訴我,說要讓我內疚一輩子,哎,女人心真是歹毒得很啊。
不過呵呵,朕偉大的錦衣衛經過二十年的明察暗訪已經打聽到這孩子很可能渡海去了高麗,所以雖然很多人勸我征討高麗,朕都沒批准,還冊封李成桂為高麗新國王,因為這廝對我很尊重,朕讓他保護好高麗的大明僑民,聽說這廝做得很好,大明的國民享有很多超國民待遇。
朱明復批註:原來李成桂是這樣當上國王的啊!歷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