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又亂,像個小強,但朱明復不敢保證未來有一天,他們還有機會翻身,所以他認為鴉片是一件有利的武器,可以破壞他們的經濟和體格,而且這還是一筆可觀的生意。凡是有志於搞殖民事業,有志於掠奪別國財富的,鴉片以及精神鴉片總是一個良好的選擇。
試想,你的對手如果是體格孱弱、頭腦不清兼貧困無力的話,你不是可以無往而不利嗎。
那時候的緬甸小邦林立,實力弱小,實在不值一打,至少不值得出動如此大軍。
於是天竺國稀裡糊塗成了替罪羊。
建文十八年,朱明復發出詔書,要求天竺各國向大明納貢稱臣,開放通商口岸,給予大明商人免稅待遇,以及司法豁免權,丟失財物優先找回、就醫遊玩開闢綠色通道、必須稱呼為“外賓'等一百零八項權力。
對這個突如其來、莫名其妙的外交公告,天竺十幾個大小國家只有一個表示服從(事後證明,那是由於翻譯錯誤),其餘均不予理睬,個別有骨氣的甚至扣留了信使,當然沒有人表示強烈抗議啥的,當時人心樸實,不會搞這些虛的。
由於沐王的忠於職守,堅持對緬甸各部落區別對待,近衛軍到達雲南後,沐王聲稱他的軍隊還沒準備好,所以近衛軍只好停留了幾日。
沐王爺善於經營,雲南雖偏居一隅,這幾十年因為輕徭薄賦,民眾安心生產,倒也十分富庶,他扒開倉庫,拿出酒食,使得軍人們在雲南的好山好水下渡過了一段美好時光。
不久,朱明復的詔書到了,下令緬甸各友好部落可以遷入雲南,訊息傳到緬甸,緬人無不歡欣鼓舞,一個月內,靠近雲南邊境的三十萬人悉數遷入明境,朱明復下令立即登記戶口,同時選派儒生,教授漢語和大明禮儀,爭取早日把他們同化。
文化的同化是最有效的手段,人口的最主要的生產要素,朱明復一直喜歡幹這個。
他遷移倭人到大明,移民安南,逼迫蒙古人西遷,移民西域中亞,一切的著眼即在於此。
他要的是,大家都服膺大明文化,對那些一時難以同化的民族,則遷走,移入新的大明人口,只要那塊土地上的人認同大明,那麼這塊土地即使有一個獨立的統治者,那麼這塊土地也是服從大明利益的。
事實上,我們的老祖宗炎黃二帝本在黃河流域活動,後來之所以能夠造就如此大的一個疆土,其要訣就在於人口的遷移和文化的同化,長江流域的發達就源自於北方戰亂大量中原人口的遷入,甚至高麗倭國琉球等國,都是由於大量漢人遷入才發展起來的。
優秀的人,優秀的文化,才能造就一個優秀的國家,舍此之外,一切均是空談。
雲南遷入大量緬人後,朱明復依次將雲南人口遷入四川,四川遷入關中甘肅,甘肅遷入中亞,故意造成了一次各省文化人口的大交流,他偏執以為移民們能夠爆發更多的創造性,以及各省地域文化交流後能夠產生更好更強的精神。
雲南從此向西南諸國開放,歡迎各國新移民,在後來數十年中,雲南接納了百萬計的移民,直接導致西南諸國勢力空虛,從而更加依附明朝。
再到後來,一些部落連搬家都不願意了,直接要求連人帶地一起劃給明朝,請明朝派官吏前來管理,所以明朝後來在雲南之南新設立了一個新南省,管轄中南半島的大部分領土。
近衛軍在雲南休整半月後,皇帝征伐天竺的詔書下達了,命令戚繼光帶兵征服緬甸不友好的部落後,開拔印度。
那時的印度,存在著德里等幾個小國,本來他們這種狀態還將維持一百年,直到中亞帖木兒後裔征服全印度,建立莫臥爾帝國,如今因為一個人的穿越,中亞已經在明朝的控制下,莫臥爾帝國產生的土壤也沒有了,而這次對印度的入侵者不僅提前了,來源也變了,他來自明朝。
“印度天生是做殖民地的命,瞧他們現在那跟在西方後面那屁顛屁顛的樣子,所以我只是做了他們命中註定的事情而已,這一切都是為了早點搞成地球村啊,後世的人會理解我的苦心的。”朱明復這樣對自己解釋自己的行為。
南京東宮。
黑夜中一輛馬車緩緩停在宮外的道路邊,不一會另外一輛馬車也駛了過來,它正好停在那馬車的邊上,一隻手從先停的馬車簾子裡伸了出來,手裡長著一長條子的木盒,旁邊馬車也同時出來一隻手借了過去,然後雙方不約而同向相反方向駛去,夜色中的大街瞬間回覆了安靜。
十七歲的太子正在書房讀書,這個本該死於非命的人如今已經長成了一個英俊的皇儲,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