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機的工廠正在研製一種發射裝置,並瞭解到他們還批次生產一種無人駕駛、能運載1噸重的炸彈的單翼飛機的訊息。英國皇家空軍馬上派出轟炸機群對該地區進行了密集式轟炸,使德國人的生產癱瘓了半年之久。
就在英國人頻頻發起強大的間諜攻勢時,德國人感到必須加強自己的諜報組織的建設,阿勃韋爾擬訂了一個在它掌管的雙重間諜中選擇一個人用於最重要的謀劃,即代號為〃太上皇〃總反攻的計劃中,以期提高諜報人員的素質,挫敗盟軍的情報攻勢。
於是,在阿勃韋爾內部展開了一場評價間諜的活動。
為了不讓德國人對自己的活動進行深入調查,以免從中發現〃紕漏;也為了能打入到敵人的核心計劃——〃太上皇行動〃中去,透過約翰尼的牽線搭橋,波波夫認識了阿勃韋爾手下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此人叫卡姆勒,是阿勃韋爾一處的中尉情報長官。他的部分工作是對潛伏在世界各地的間諜蒐集到的情報作出評價,並轉送到柏林。他也是諜報界中層人士中最有可能接觸〃太上皇〃計劃的人。於是波波夫便想方設法地和他搞好關係。
卡姆勒是個孤芳自賞的人,他從來不屑對那些特務組長拍馬屁;相反,有時候還要干擾這些人的工作,其原因就在於他太能幹、又太有妒忌心了。所以他與卡斯索夫、克拉默等人的關係很不融洽。波披夫抓住他這一弱點,經常在他面前發牢騷,說卡斯索夫根本沒有什麼才能,只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舒適職位,恬不知恥的誇耀自己而已。時間一長,卡姆勒果然把波波夫看作是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對他幾乎無話不談。他偶爾有意無意地幫助波波夫評價一些納粹特務,使之瞭解到許多幕後訊息。
正當波波夫四處探聽德國雙重間諜的身價,並以此推測自己的安全係數和參加〃太上皇〃計劃的可能性時,他從卡姆勒處發現在里斯本還有一個阿勃韋爾的特殊間諜網,名叫〃奧斯特羅〃。
這個發現一度使他思想混亂,因為他原認為自己的間諜網是納粹德國擺在西歐的唯一一張牌。看來德國人可能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或者是想透過〃奧斯特羅〃來偵察自己。必須除掉這個組織,防止後院起火!
透過約翰尼的大力協助,波波夫終於查清了這個組織的活動情況。原來,奧斯特羅這個特務組織是由一個名叫卡邁普的人領導的,他領導著3名間諜,分別叫〃奧斯特羅1號〃、〃2號〃、〃3號〃。1號和2號在英國,3號在美國。這個組織蟄伏的時間很長,阿勃韋爾一直把它隱藏得很深,甚至卡斯索夫和克拉默都不能掌握其動向。他們也只聽命於柏林方面的指示,不過僅由卡姆勒的秘書費羅琳充當交通而已。
波波夫在偵察的同時,立即通告了MI6處。MI6對此案十分重視,專門派員來里斯本協助調查。MI6很快就意識到〃奧斯特羅〃對〃三駕馬車〃的潛在威脅:它有可能把德國情報機關引向〃錯誤〃的道路。德國情報機關對它的信任超過對波波夫的信任,這樣不僅會阻礙波波夫參加〃太上皇〃計劃,而且早晚都要暴露。於是,英國情報當局決定清除這個組織。為了不使清除工作引起阿勃韋爾的疑心,從而進行深入調查,危及英國方面的雙重間諜網,MI6決定採取借刀殺人的辦法:為了敗壞〃奧斯特羅〃的聲譽,〃三駕馬車〃向柏林發出得到證實了的真實情報,使之與〃奧斯特羅〃送去的情報形成鮮明的對比。
正當波波夫掃情了通往〃太上皇〃行動的障礙,準備打入敵人的核心機構時,從柏林的約翰尼那裡傳來了一個不幸的訊息:德國人還有一個老資格的雙重間諜網,並對波波夫產生了懷疑。
看來,形勢已迫在眉睫,必須拔除前進道路上的所有釘子。
約翰尼發現的是一個3人雙重間諜,頭頭是前奧地利騎兵軍官科斯勒博士,後就職於阿勃韋爾在布魯塞爾的情報中心站。科斯勒博士是個猶太人,但卻是阿勃韋爾的高階軍官。僅憑他的種族,就足可讓那些反對納粹的人認為他是個〃敵後策反分子〃。
科斯勒透過英國皮特公司駐歐洲大陸的分公司的經理範託建立了他和英國方面的聯絡。此人詐稱幫助英國向德國將軍們說明戰爭的真實程序,以便說服他們向盟軍求和,很快就騙取了英國方面的信任。英國情報當局認為此事很有前途,便把科斯勒和範託接納為雙重間諜。前者代號為〃哈姆萊特〃,後者代號叫〃木偶〃。
後來,科靳勒又給自己的情報網增加了一名情報員,此人代號叫〃鯔魚〃。由於英國方面的輕信,這個情報網向阿勃韋爾提供了大量有關生產和工業的絕密情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