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頁)
太后渾沒料到兒子會以這種語氣跟自己說話,呆了一呆,方道:“就不說琳琳,天下間堪為國母的賢慧女子還裡就少了!只要母后下一道為皇兒選新後的懿旨,天下不知有多少豪門貴族的適齡少女會爭相進京,任母后和皇兒挑選,誰不想攀龍附鳳,哪個家族不想成為皇親國戚?就說河北名門清河崔氏,前兩日,崔家老夫人帶她最得意的一個孫女進宮拜見母后,那崔家小姐年方二八,又懂事,又乖巧,慈寧宮人人都誇好,人家崔氏乃是數百年名門望族,那門風那家教”
太后正說得沒完沒了之際,叫蕭若冷冷一句話頂了回去:“反正除了鳳兒,兒臣誰也不要!”
太后語氣一窒,頓時說不下去了。車廂中一陣難堪的靜默,氣氛有些尷尬。
蕭若心想此事若是這麼拖將下去,皇后懷孕之前,豈不是要受好些日子的冷宮之苦?他沉吟一番,突然間撲哧一笑,衝散了車廂中的尷尬氣氛,笑道:“母后,兒臣知曉您抱孫子心切嗯,要不這樣,我們母子倆來立下個賭約怎樣?”
太后無奈笑道:“這孩子,又有什麼鬼點子了?”
“我們就以一年為期,要是皇后一年之後仍沒有懷身子的跡象,兒臣就同意廢后;若皇后懷上了龍胎,就請母后再也休起廢后的念頭。”蕭若笑道,暗忖自己夜夜勤於播種,要是整整一年都不能讓皇后懷孕,那還有臉見人嗎?退一萬步講,縱使最不幸的情況發生,那也是一年之後的事兒了,有一年時間,想必自己已完全掌握天下大權,屆時,也沒必要事事聽太后擺步。
“一年?”太后兀自沉吟未覺。
“左右琳琳也還小,一年之後她正當二八芳齡,那時再談此事也不為遲。”蕭若笑道,他話語中若有所指,暗中使了個壞。
“那倒也使得。”太后終於點頭。
回到宮中,蕭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太監通知皇后,讓她搬回中宮,太后想起一年賭約,便也不阻止。
他草草用了些點心,便去金鑾殿跟眾臣商議論功行賞之事。
群臣行過大禮,翰林院大學士周近鴻出列,上奏說對北國契丹的正式國書已然起草完畢,請皇上過目,如若可以,便派遣使者攜國書去契丹王廷,商議兩國議和之事。
蕭若開啟一覽,見國書辭藻華麗,駢四驪六,文采斐然,一字一珠,端的好一篇錦繡文章,然而在蕭若這個來自21世紀的人眼裡看起來卻頗為費勁,瀏覽過一遍,大致意思還是看懂了。他心下暗暗發怒,要他們寫得不卑不亢,他們卻寫得明顯色厲內荏,這些人敢情叫契丹人打怕了,竟寫出一篇軟骨頭文章來。
他一甩臂,狠狠把國書扔了回去,怒道:“重新起草過!一篇這樣的國書要是遞到契丹人那裡,他們知道我們害怕打仗,更要發兵來攻!”
“讓翰林院那些飽讀詩書的翰林們,給朕挺直了脊樑骨再寫!要寫得我們天朝國富兵強,不怕打仗,他們要打我們隨時奉陪嗯,你們不妨把朕描繪成好大喜功之君——如同漢武帝那種,為了徹底打敗敵國,不惜打得本國戶口減半也要打到底。讓契丹韃子有膽就來試試看,試試我天朝上國是不是個軟柿子,也試試七千多萬漢人的怒火”
第五卷 巍巍帝都,誰主沉浮 第十二章 論功行賞
【免費電子書】 更新時間:2008…3…7 21:14:21 本章字數:3236
周近鴻戰戰兢兢揀起國書,慌不迭應是,爾後轉身退回文臣行列。
九門提督盧方拙出列,把京城保衛戰時城衛軍立功將士名單呈上,給皇帝過目,裡面還附帶了一份當日自願上城牆殺敵的城中百姓名單,共有一萬餘人。
蕭若大致瞄了一眼,道:“城衛軍將士的封賞,由眾卿討論擬定,明日呈報上來;至於城中自願上城牆殺敵的熱血青壯麼,盧愛卿把這份名單分分類,當日作戰分外積極的,每人賞銀二十兩,一般的人每人十兩。發放賞銀時每個人問問,他們當中要是有誰願意加入禁軍,賞銀便翻倍。”
這些城中青壯既然有保家衛國的熱情,那麼將他們吸收進軍隊,當是個不錯的主意,故而,蕭若適時的加以物質刺激。
話音落處,眾臣當中一陣嗡嗡的交頭接耳之聲,皇帝定的賞銀額顯然比他們意料中的要高,但他們無人出聲反對。
大將軍李嶽出列,把禁國北大營潰兵招集情況的奏摺子遞上,上面有十分詳盡的統計數字。當日北大營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遭到契丹鐵騎夜襲,大亂之中,未能組織起什麼抵抗便被擊潰,總共傷亡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