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就見一道黑盔黑甲的洪流,如同怒龍出海一般飛速湧向城外
第四卷 試手補天裂 第九章 追亡逐北,不教胡寇匹馬還
【免費電子書】 更新時間:2006…11…4 16:18:00 本章字數:2773
馬蹄如雷,黃塵濺起,殺喊聲整天價響。契丹攻城士兵得到收兵命令後,正自往回跑的當兒,城門大開處,一支黑盔黑甲的洪流飆衝出城,如利劍一般狠狠插在他們後背
契丹人攻城遭到迎頭痛擊,已大大挫傷了銳氣,此刻撤退之時背後受到衝擊,絲毫抵擋不住。
一時間但見人仰馬翻,血肉橫飛,御林軍兵鋒所指,勢如破竹,殺得契丹人哭爹叫娘,抱頭鼠竄。契丹人原本撤退之勢,在御林軍驅逐追殺之下,很快就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耶律兄妹見大事不妙,大聲呼叱,拔刀砍翻幾個奔逃而來計程車兵,率領後備壓陣的兩三千騎兵迎頭衝殺上去,堪堪擋住了御林軍攻勢。
契丹士兵得到這一刻寶貴的喘息之機,奔到馬匹束韁處,紛紛翻上戰馬,哇呀呀大叫著揮舞狼牙棒殺奔回去,契丹人兵馬越聚越多,兩方人馬頓時成為膠著混戰之勢。
蕭若終究還是小瞧了契丹蠻族人,他在城樓上早看見了這支兩三千人的壓陣騎兵,但並沒有放在眼裡,只要殺得撤退的契丹步卒抬不起頭來,形成大潰敗,這支騎兵大可忽略不計。古今中外歷史上發生過無數次、潰敗的前鋒士兵衝散中軍陣勢,進而形成全軍大崩潰的戰例,何況是那區區兩三千人。一旦出現兵敗如山倒的情形,就算兵聖戰神再世,也只有徒喚奈何。
假如蕭若面對的是一支南朝軍隊,那麼對方敗局已定,計決無法迴天。但契丹人則不同,契丹人自崛起於大草原之後,正處於鼎盛期,空前團結,下面士兵普遍殘暴而單純,腦子裡沒有南朝人那麼多想法,雖也會潰敗逃命,但一緩過勁兒來,便上馬重新集結,衝殺回去。
同樣是潰敗,昨晚北大營軍紀渙散的禁軍一窩蜂潰散之後,只怕大部分士兵逃得無影無蹤,趁機逃回鄉種田去了;而潰散的契丹士兵重整攻勢之快,大大超出了蕭若的想像,他甚至連指揮御林軍憑藉兵力優勢,先擊潰這支兩三千人的時間都沒有,大批契丹士兵上馬衝殺回來之後,御林軍逐漸陷入了苦戰當中。
此這種地步,城牆上城衛軍人數雖眾,但全是步兵,並且兵員素質低下,行動遲緩,一時指望不上。
契丹人都是亡命之徒,悍不畏死,在戰場上異常強悍;而御林軍鎧甲精良,刀劍犀利,裝備比契丹人強得太多,御林軍成員雖大多是世家子弟公子哥,但這些自願請戰的八九千人無異是其中的佼佼者,要稍好那麼一些,有皇帝親自領兵,乘著一股子銳氣,人人用命之下,也堪堪抵擋得住契丹人。
戰場中黃塵四起,殺聲震天,人喊馬嘶,刀光劍影,兵刃撞擊聲與慘呼聲交織在一塊,鮮血伴隨肢體橫飛。
雙方各有優劣,隨著潰散的契丹人加入戰鬥的越來越多,契丹人漸漸佔到人數上的優勢,稍占上風;而城牆頭的城衛軍也蹬蹬蹬亂轟轟奔下城牆,在城門處結集,隨時便要殺奔過去。
戰場上雙方都在盡全力廝殺,勝負變得很微妙起來,要是城衛軍能集結足夠的兵力殺入戰團,契丹人必敗無疑,反之,契丹人的勝數在於城衛軍加入之前,先擊潰御林軍。
便在此時,城東牽制攻城的契丹人狼狽逃竄而來,後面萬馬奔騰,殺聲震天,馬上騎士鎧甲鮮明,卻是禁軍南大營的騎兵部隊,最前頭四人渾身浴血,殺氣騰騰,有如出籠猛虎一般,從背後追上契丹人,槍挑刀劈,一一殺卻,正是皇帝新提拔的秦義等四名將領,領著無數騎兵鋪天蓋地追殺過來,直把城東的契丹人殺得丟盔棄甲,抱頭鼠竄,鮮血灑滿了一路。
指揮激戰中的蕭若遠遠望見,大喜過望,提起一口丹田真氣,高聲大喝道:“南大營將士聽令:速速衝擊敵軍側翼!”
南大營騎兵們轟然相應,快馬加鞭殺向契丹人主力。其實就算皇帝不下令,他們也會這麼做。黑盔黑甲的騎兵全天下只有御林軍,別無分號,軍中無人不認得,南大營騎兵一轉到城北,遙遙望見御林軍正陷入苦戰,登時舍了潰逃中的契丹人小部隊,殺奔契丹人主力而去,這時聽得皇帝聲音,得知皇帝在御林軍中,更加不敢怠慢,人人拼命抽打馬臀,全力賓士。
千軍萬馬在四名猛將帶領下,好似一柄尖刀一般插入契丹人左翼,直如摧枯拉朽一般猛不可擋,左翼契丹騎兵紛紛墜馬,側翼頓時大潰,並波及中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