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4/4 頁)
一個,想不帶旅行團都不行了。
於是乎,皇后自己雖不好意思爭,卻硬是為妹妹爭取到一個名額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四章 皇帝親臨高麗前線
【免費電子書】 更新時間:2008…4…26 8:55:00 本章字數:2134
蕭若帶著一眾嬪妃,以及隨行侍侯的太監宮女,還有數十名大內侍衛,登上新造出來的全部十艘火炮戰船,沿汴水順流而下,直入東海,與阮飛龍率領的朝廷遠征艦隊會合,然後一併北上,浩浩蕩蕩駛向東北的朝鮮半島。
這十艘火炮戰船是數月以來軍備部造船部門夜以繼日趕造出來的,可以說調動了朝廷絕大部分的造船力量,並且不惜一切代價,才終於造出這麼十艘。
這種最新式的火炮戰船由蕭若新手設計,船體龐大堅固,每一艘船上配備的火炮多達六十門之多,分部在左方船弦,各三十門,在船艙裡分上中下三層佈置,平常航行時,擋板關上,外人看不到火炮,一旦需要開戰,擋扳抽開,火炮推上前,炮口伸出船艙,便能作戰。
這些威力巨大的戰船,耗費了極多的金錢,光上面的六十門火炮,價值就堪稱驚人,每一艘戰船造價高達數十萬兩,可以說是用白銀堆出來的船隻。天朝雖強,打造這麼十艘戰艦出來,戶部的官員也叫苦連天,要不是皇帝乾剛獨斷,沒有誰能有這麼大的魄力。
蕭若深感時不待人,要徵扶桑,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下旨優先打造戰船,正是為了十艘戰船上的六百門船載火炮,軍備部鑄炮部門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趕工鑄造,陸軍用的“威武大將軍”反而造得很少。
故而,這十艘戰船上的火炮數目總共達到驚人的六百門,比陸軍用的還要多出數倍,也由此可見皇帝的決心。
阮飛龍率領的天朝遠征艦隊規模也不小,集中了天朝海軍力量的全部精華,有大型戰船共四十五艘,中型戰船七十七艘,因為要跨海作戰。較小的各種戰船派不上用場,就沒有帶來。
會合了皇帝帶來地十艘新式火炮戰船。總共也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