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第2/4 頁)
士兵一樣,從最底層幹起,能有今天的富貴,都是他自己拼出來的,可見當今天子重功勞不重出身,只要努力殺敵建功,誰都能封官拜爵。
不少將士摩拳擦掌,暗自打定主意,要以柳長風為榜樣,拼命殺敵報國。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三章 御駕親征高麗(下)
【免費電子書】 更新時間:2008…4…22 14:44:23 本章字數:3472
西征大軍的正副先鋒官裴劍和崔玉二人,也同時加官晉爵,雙雙被封為伯爵,其中崔玉的封號有些特別:經國伯,旁人不知就裡,只是稍微覺得有點
古怪,而崔玉本人卻是清楚得很。
“經國”二宇諧音“巾幗”,分明在誇她巾幗不讓鬚眉,是巾幗女英雄。崔玉為此很是扭捏了一陣,經抗議無效,只得按受了。
還有一位西域貴族隨西征軍回京,卻是樓蘭公主葉依雪。她親自來京城,代樓蘭國主叩謝皇帝救國之恩,表示從今往後,樓蘭國將死心踏地為天朝臣
屬,永無二心。
葉依雪既代表樓蘭國,也代表整個西域三十六國,獻上大批各國獻給天朝皇帝的禮品,包括不少西域物產,和來自極西之國的希罕寶物,在中土甚為
少見。
蕭若見多識廣,涵蓋東西,倒不覺得有多希奇,其中一批打造精美的彎刀引起了他的注意。
葉依雪解釋說,這些乃是西方最有名的大馬士革出產的彎刀,共一百柄,價格昂貴不說,還很難買到。她拔出一柄大馬士革彎刀.當場試刀,輕易便
將普通鋼刀劈斷,而自身絲毫無損。
端的不愧是名刀,都快趕上天朝的寶劍神兵了,朝堂上一片讚歎之聲。
蕭若對西方這種享譽千年的名刀也有所耳聞,心中歡喜,高興的接受了。將其中五柄拿去軍備部分析研究,五柄在宮中收藏,剩下的分發給大內侍衛
使用。
西征軍中倒是沒看見“賽李廣”易秋疾回來。蕭若問起他,柳長風解釋道,易秋疾在軍中當弓箭手教頭兢兢業業,十分稱職,後來與大食軍交戰時,
他大展弓箭神技,箭不虛發,一連射倒了一百多個衝在最前面的敵人。使敵軍膽寒,壯我軍軍威。
不過戰爭結束後,他醒悟到以往助封為虐罪孽深重,無顏回京見皇上。自願留在西域駐守軍中,繼續當弓箭手教頭,為國守邊疆,同時也是贖罪。
柳長風說他曾言道,等日後有朝一日,他自覺以往的罪孽贖清時,便會掛印離去,遠走天涯,繼續當他的遊俠。
柳長風等幾個將領談到易秋疾。懼都唏噓不已,及對他的端方人品感到可敬,又為他一身本領最將卻要埋沒江湖覺得可惜。
蕭若暗說可惜了一個人才。不過,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他若遊走江湖行俠仗義,早晚會明白行俠仗義只能幫助數人,是小俠:而投效朝廷,卻能造
福於天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那才是俠之大者。沒淮兒他又會回來。
至於留守西域的五萬官兵。封賞也半點不少,蕭若派人將賞銀運送去西域駐軍處。待半年之後,蕭若會調派另一支軍隊去西域輪換,屆時,他們就可
以回來了。
當天下午,將士們還未從升官領賞的喜悅中恢復過來,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內容是命他們稍事休整一日,後天——也就是大年初三,五萬精銳再奔
赴高麗作戰。由皇帝親自統帥。
將士們得知高麗軍情後,儘管身體疲憊,仍然非常興奮,完全支援朝廷的決定,何況軍情緊急,皇帝都不等過完年就御駕親征,他們還有什麼好說地
,一個二個摩拳擦掌,只等著去高麗狠狠教訓狂妄的東洋矮子。
蕭若讓他們加緊準備,損壞的裝備該修的修。該換地換,還有就是好好休息。作好出徵的一切誰備。
五萬返回的西征軍,帶回了全部大炮,以及大部分護國努,除了損壞和報廢的之外,還有大炮七十七門.護國努一千二百多具。
而西征軍出征的這大半年來,軍備部又鑄造出了八十門大炮,護國弩一千七百多具,蕭若決定全部帶上.要讓扶桑倭人嚐嚐超越時代的強大火力。去
年炮轟倭人時,無知的倭人還以為是打雷,這回他們該要以為天崩地裂了。
此次皇帝御駕親征,三萬最精銳的御林軍也出動。再包括在高麗地十萬鐵騎,共計十八萬大軍。天朝軍隊的精華基本上都投進去了,在這個時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