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改管道。要不弄吧,連初級賓館都算不上。”
上樓找了間空房開啟,一間屋子大概十五平米,裡面兩張單人床,有電視,一個茶几兩把椅子,就沒地方放別的了。
“這一床位多少錢?”張昭問。
“兩人間的一床六十,三人間的四十。樓上背對馬路那面都是單人間,裡面帶廁所的,裝得還湊合,一天一百五。”
“那他們一年才多少盈利啊?”
“王所長說每年上交六七萬,兩人三人間的入住率還行,能保持在百分之七十。”
“小公司來出差的,四十塊錢在他們住宿補貼範圍內,肯定願意住這,問題咱們不賺錢。”張昭說。
樓裡整個轉了一圈,下來時看小亞靠在沙發上發呆。“想什麼呢?”他把她拉起來。
“算賬呢。”
“算什麼賬?”
小亞說:“剛才有倆女孩,拖著蛇皮袋,從動物園那服裝批發市場剛進完貨的,過來問這住宿什麼價。前臺說最便宜的三人間,一床四十,她們問住一個月有沒有優惠,前臺說九折。我算算那一個人一個月也要一千多呢,兩個人兩千多塊錢,都夠租一個兩居室了,在這才是兩個床位,還是三人間的。”
牟宇說:“外面租房子沒有租一個月短期的,一租就是一年。”
張昭說:“咱們可以做短期呀,四層那些單間,與其空著,不如拿出來一部分當公寓,按月出租,長期住的還可以按半年一年租,對咱們也是長期穩定的收入。”他忽然想到裘兵就住在這附近,一間小平房,條件可想而知不怎麼樣,如果這邊能做成的話,讓他來這租也不錯。“我看這餐廳也閒著,沒什麼人來,讓他們做盒飯,長期租戶訂盒飯優惠,省得上外面吃。”
牟宇想想,“可以考慮,兩人間三人間就不用動了,入住率挺高的。”
“我覺得沒必要往高檔裡整,裡外刷刷,換上新桌椅板凳就行。這的定位就是給那些出差又沒多少補貼的人,貴了人就不住這了。想住高檔地方的人,往西不到一公里就是西苑飯店、新世紀,咱再裝也跟人比不了。”
牟宇說回去好好算算帳。三個人往外走,張昭問他:“你車放哪了?”
“人民醫院裡。”
“我也放那了,這連停車場都沒有。”他說,“我之前在背面轉了轉,這樓地下室幹嘛用呢?”
“雜貨鋪,當倉庫使。”
“閒著又不能下崽,改成停車場呀,客人憑門卡免費,對其他人收費。這可是高利潤,西直門這最便宜的一小時還兩塊錢呢,算算這一年,沒準比住宿那部分賺的還多。”
“這工程有點大,得報申請,回頭我瞭解瞭解。”牟宇說,“這邊管事的都得換,一點經營管理背景都沒有,得按那邊的模式,一個懂財務的做正職,兩個副的一個管基建器材,再加一個熟悉餐飲的。二幹那邊餐飲的老劉歲數大了,我打算把他調這邊來當副所長,負責餐廳這塊。”
張昭說:“經營用人這方面我沒你明白,你覺著行就行。”
小亞插嘴說:“我想吃老劉做的蟹粉包。”
牟宇說:“你今天算賬有功,請你吃蟹粉包。”
“你就是想跟外面玩。”張昭說,“只要不回家怎麼都行。”
小亞說:“我爸到安徽掛職去了,我媽去姥姥家,家裡一人沒有我回去幹嘛呀。再說我就是特想念老劉做的包子,都快兩年沒吃過了。”
他看看她,這兩年分分合合,吵吵鬧鬧,他平時在學校,也不是每個假期都能回來,回來的時候又在鬧分手,哪有機會去那吃老劉做的蟹粉包。
牟宇說:“人是特級廚子,老劉年輕時候可是中南海里御用的。”他看看這倆,對小亞說:“為了這包子,你也別老跟他鬧分手了。”
張昭說:“我就是那蝦皮湯,還得搭著包子一塊賣。”
到二幹那邊的招待所,小亞去廚房看老劉做蟹粉包,外面幾個男的喝酒聊天。財務給牟宇說這幾個月的盈虧情況,張昭在一邊聽著,這裡面一筆筆的,也關係到他們家投的資金是賺是陪,讓他漸漸有了些回到現實社會的感覺。吃完晚飯,這幾個人開始商量西外那個招待所,小亞困得上下眼皮打架,他喊服務員給她開了間屋子,讓她去洗洗睡覺。
十點多,牟宇接個電話要去酒吧見朋友,這幾個人才散夥。張昭去了樓上,電視開著,小亞在屋裡睡覺。他衝了澡,沒帶換洗衣服,只好又套上之前的褲子,在長城和火車上蹭得有點髒,T恤上是汗和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