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3/4 頁)
。1992年,在凱斯的領導下,只有120名僱員的美國線上在紐約股市掛牌上市,一舉籌集了6600萬美元。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美國線上的資本總額已經達到1640億美元,1999財政年度收入48億美元,利潤7。62億美元,僱員12100人,成為世界最大的網上服務公司,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子商務平臺。2000年1月10日,美國線上公司和時代華納公司宣佈合併。組建“美國線上——時代華納公司”,合併交易額達1660億美元。而新公司的價值在合併後高達3500億美元,相當於墨西哥和巴基斯坦兩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之和。雖然後期由於網路泡沫破碎。凱斯因公司陷入業績直線下降的困境而引咎辭職,但他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王嘉廉。國際聯合電腦公司(CA)的創始人,同時也是該公司的執行長兼總裁。他和蓋茨一樣,都是自己公司的中心和靈魂,都是憑藉鐵腕式的戰略攻城掠地,成為軟體業頭兩號廠商——微軟在PC領域一統天下。CA的企業管理軟體在大型機和客戶機/伺服器領域也是領袖群倫。
李…斯科特,“美國文化產品的主要銷售商”——全球最大連鎖零售企業沃爾瑪的平民總裁。自從他管理這家全球500強榜首的企業後,連續多年榮登美國商界權力榜榜首。他總是神情輕鬆地出現在他主持地沃爾瑪週六晨間例會或是和他地管理團隊共同參與的營銷會議上。儘管他和他的代表們有時候在這些會議上作出關係幾十億美元地決定。
張若枚。福布斯全美400富豪中唯一一名華裔女性。2000年,張若玫成為Fonbes全美400富豪首位入榜的華裔女性。到了2001年,張若玫再次被《商業周刑》評為“全球頂尖企業家”。
這四個人才。無論哪一個都是人中翹楚,在各自的領域,均能各領風騷。展現是非凡地才能。
他們是怎麼到香港,加入我的公司的呢?
傑夫…伊梅爾特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我這才明白。歷史在這一刻,已經完全亂了套了。
史蒂夫…凱斯,原本在去年失業後。他會很快和他地前老闆金賽一起建立一家名為“量子”的計算機資訊資料公司。主要為計算機使用者提供線上資訊服務,這就是美國線上公司的前身。但是,我地出現。卻讓歷史出現了偏差,金賽的控制影片公司由於被桑迪…韋爾以低價收購,隨後這個公司進行了重組。併入了思科的一個部門。
由於金賽一直就想在思科擁有一個位置。這位改變讓他有了這個機會,所以不得不放棄了他一直看好的年輕人。不過,金賽也不願意他看好的年輕人就此失去機會,所以向好友傑夫…伊梅爾特推薦了這個年輕人。
這時,傑夫…伊梅爾特已經升任了FLY集團香港公司的總經理,史蒂夫…凱斯到達香港後,立即被委任為市場部經理。史蒂夫…凱斯表現得很出色,現在FLY集團的業務發展非常順利,特別是移動通訊業務,在香港一枝獨秀。李嘉誠地長江集團控股的和記黃埔的移動通訊公司。大大地被擠壓了生存空間。
我眼前的王嘉廉,四十多歲的年紀,臉上的表情非常的堅毅。
照理說,他和我的人生軌跡,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交集的。但卻由於年初微軟感受到了FLY集團的威脅,不僅加大了對PC軟體的開發,並且對大型機的軟體也有了研發的興趣。就在三月份,王嘉廉的CA公司被微軟收購,本人也被迫離開CA公司的管理層,尋找新的投資點。結果,在六月的一次商務聚會上,約翰…莫里奇認識了王嘉廉,兩人一見如故,於是不久后王嘉廉便加盟了FLY集團。恰好香港公司缺人,王嘉廉便被派了過來,擔任了公司技術部門的主管。
李…斯科特加盟集團,則有些出人意料,或者說是莫名其妙。在沃爾瑪集團,李…斯科特原本是一直受到沃爾瑪神話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照顧,有意識地想把他培養為集團的內部人士,以便日後延續老沃爾頓的經營風格。但是,在擔任採購經理期間,李…斯科特鬼使神差地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將一筆貨款的進出項搞錯了,直接造成了公司近千萬美金的損失。犯了這樣大的錯誤。即使是愛才的老沃爾頓,也不得不聽從董事會的意見,對他進行了清理。當傑夫…伊梅爾特收到獵頭公司邀請的時候,雖然猶豫了一下,但還是接受了到香港工作的安排。
至於張若枚,這就更簡單了。她的特長是創業,就在今年七月份。她新創立的軟體公司被桑迪…韋爾收購。她本人則對我這個全球首富充滿好奇,所以決定加入FLY集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