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頁)
我們這些商人,都要在伯爵大人手裡討飯吃,以後還請多多照顧啊。”
我一點兒也不驚訝李嘉城知道我和查理的關係,對於足以影響香港未來發展的港督的人事任免,如果他不把其中的關係和脈絡調查清楚,才真正地值得奇怪。
我擺了搖手,笑著道:“什麼地盤不地盤的,說起來就生分了。以後大家都在一個鍋裡吃飯,算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吧。香港的繁榮穩定靠大家共同努力,我不可能一個人把所有的錢都賺了,大家共同發財吧。”
李嘉城點了點頭。隨即,他看了我一眼,臉上浮現出為難的神色,欲言又止。
這位超人老兄不會是生意場上遇到什麼難題,需要我動用官方的力量幫忙吧?我正色道:“李紳士,有什麼話就直說吧,能幫忙的我儘量幫。”
李嘉城有些尷尬地道:“實際上,今天我來,是想請伯爵高抬貴手,放我一馬。如果成功度過此次難關,以後伯爵大人有什麼吩咐,我李嘉城一
幫你做到。”
我聽了大感驚疑,“李紳士,你這話從何說起?我們之間好像沒有什麼利益方面的糾葛吧。再說了,作為香港首富,你可以動用的資產高達三百多億港幣,有什麼難題可以難倒你呢?”
李嘉城苦笑著道:“三百多億港幣,那一切都是虛的,在有心人眼裡,實際上我的商業王國到處都是漏洞。”
我揮了揮手,“有什麼事情你就直接說吧,我想了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當下,李嘉城把事情的原委詳細地講給了我聽。
原來,今年年初,隨著和黃、港燈相繼到手,李嘉城手裡的現金儲備充裕,自然想大顯身手一番,於是,他把投資的目光,分別放到了英國皮爾遜公司和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等他認為是超值的西方公司身上,試圖在九七年到來之前,透過分散投資的方式,降低將來回歸後可能遭遇到的政治風險。
不過,由於他把手散得太開了,同時動用了多達百億港幣的鉅額資金,導致了公司的現金流量告急,李嘉城悄悄地丟擲手裡所持有的長江實業的股票套現,並打算在成功消化掉那些收購下來的企業後,再把這部分股票收回來。
如果李嘉城的舉動沒人注意,那這注定了會成為李嘉城收購的成功案例,並被世人廣為傳頌。在原來的時空裡,李嘉城就是透過這樣近乎冒險的舉動,在短短的時間內,投資面向了世界各地幾乎所有他認為值得投資的行業,打造出了一個業務橫跨物業發展及投資、房地產代理及管理、港口及相關服務、電訊、酒店、零售、能源、基建、財務及投資、電子商貿、建材、媒體及生命科技等多個領域的商業鉅艦。
可惜,這一世,隨著我的重生,歷史有了重大的改變。他的小動作被一個人默默地看在了眼裡,註定了頭破血流的命運。
透過仔細分析對照,現在已經在全球投資市場小有名氣的旅行者投資基金的CEO桑迪。韋爾,敏感地捕捉到了長江實業看似強大,實則內部已經空虛的實質,果斷出擊,動用了多達四億英鎊,近五十億港幣的鉅額資金,悄悄地拿下了長江實業38。25%的
雖然這個數額還低於李嘉城所持有42。87的股份,但由於桑迪。韋爾手裡擁有寬裕的資金,並且背後還有許多投資銀行相助,一旦展開惡意收購,後果不堪設想。作為和記黃埔、香港電燈和全球其他業已被長實系收購的企業的母公司,長江實業的易手,意味著此前奮鬥幾十年的李嘉城,將所有的成果都拱手讓人。
雖然李嘉城與滙豐銀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關係都不錯,不管是此前收購九龍倉、和記黃埔、香港電燈,還是原本會在日後展開的驚心動魄的置地收購戰,這兩家銀行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雄厚的資金支援。
但是,由於這次反收購,牽涉到了旅行者投資基金的主人——擁有英聯邦的特伯樂伯爵、英國王室的守護者、英國上院議員、現任香港總督查理的幕後支持者等集多重身份於一身的我身上,這兩家銀行都不敢表態了。甚至,由於擔心李嘉城失勢會導致長江實業股票市值的鉅額跳水,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大班羅巴特還有意無意地表示會適當地放出手裡所持有的長江實業6。5%的股份。這個訊息對於資金已經告罄的李嘉城而言意味著什麼,他心知肚明。
在這種情況下,李嘉城的好友,滙豐銀行的大班沈弼,澳門賭王何宏燊,香港船王包玉剛,都建議他繞過桑迪。韋爾,主動找我,看看有沒有折中的解決手法:只要能保住長江實業的控制權,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放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