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面講辛酉政變。
在上文提到,咸豐皇帝的第三錯,是臨終前錯定了顧命大臣。它的一個直接後果是引發了“辛酉政變”。
當時,朝廷主要分為三股政治勢力:其一是顧命大臣勢力,其二是帝胤勢力,其三是帝后勢力。三股政治勢力的核心是同治皇帝,哪股政治勢力能夠同帝后勢力相結合,它就會增加勝利的可能性。
當時朝廷大臣實際上分為兩部分:一半在承德,另一半在北京。即:前者是以肅順為首的“承德集團”,後者是以奕為首的“北京集團”。在北京的大臣,又發生了分化,一部分傾向於顧命大臣,大部分則傾向於帝胤和帝后勢力。從而出現錯綜複雜的局面。“承德集團”隨駕,主要人物有贊襄政務八大臣:載垣、端華、景壽、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北京集團”以恭親王奕為首,其支持者為五兄惇親王奕、七弟醇郡王奕、八弟鍾郡王奕、九弟孚郡王奕,還有軍機大臣文祥、桂良、寶洌В╦ūn)等人。
文祥,滿洲正紅旗人,道光進士,軍機大臣。英法聯軍逼京師,咸豐帝決定巡幸熱河。文祥“以動搖人心,有關大局,且塞外無險可扼,力持不可”,而被留守京師。軍機大臣中獨其一人被排除在贊襄政務大臣之外。
同治帝載淳(3)
桂良,滿洲正紅旗人,為奕岳父,官湖廣總督、直隸總督、東閣大學士。咸豐赴熱河,同奕留守。
寶洌В��尷獍灼烊耍�攔飩�浚�鵠砘Р咳�饈攣瘛O譚嶂寥群櫻�鬣��20萬兩修葺行宮,寶洌А耙怨�梅截劍�植豢傘保��茉鸞導丁�
翁心存,道光進士,入直上書房,授惠郡王讀書,又授六阿哥、八阿哥讀書。咸豐時任上書房總師傅,拜體仁閣大學士。對肅順興大獄心存不滿,載垣等請褫(chǐ)其頂帶,歸案訊質,被降五級,革職留任。翁心存、祁寯(jùn)藻、彭蘊章,他們都是上書房的師傅,翁、祁、彭“三人者,並與肅順不協,先後去位”。
賈楨,山東黃縣人,道光一甲二名進士,後擢侍講,入直上書房,授皇六子奕讀書,後任武英殿大學士。咸豐赴熱河,命楨留守,楨“日危坐天安門,阻外軍不令入”。
所以,奕周圍這些人的特點:一是漢儒老臣多,二是正直不阿之臣多,三是對西方瞭解之臣多,四是力議咸豐在京主政者多,五是議和後請皇帝迴鑾者多,六是官員年富力強者多。以奕為首的“北京集團”,得到兩宮皇太后與同治皇帝的支援。
以上兩個朝廷集團,咸豐承德斷氣之日,便是開始較量之時。
政變過程
七月
十七日,咸豐帝死。他臨終前做了三件事:(1)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2)命御前大臣載垣、端華、景壽,大學士肅順和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八大臣控制了政局。(3)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慈禧掌管)。顧命大臣擬旨後要蓋“御賞”和“同道堂”印章。八大臣同兩宮太后發生矛盾。
十八日,大行皇帝入殮後,以同治皇帝名義,尊孝貞皇后為皇太后即母后皇太后,尊懿貴妃為孝欽皇太后即聖母皇太后。
八月
初一日,恭親王奕獲准趕到承德避暑山莊叩謁咸豐的梓宮。《我的前半生》記載:相傳奕化妝成薩滿,在行宮見了兩宮皇太后,密定計,旋返京,做部署。奕獲准同兩宮太后會面約2個小時。奕在熱河滯留6天,儘量在肅順等面前表現出平和的姿態,麻痺了顧命大臣。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破釜沉舟,死中求生,睿智果斷,搶奪先機,外柔內剛,配合默契。恭親王奕同兩宮太后密商決策與步驟後,返回北京,準備政變。此時,咸豐皇帝剛駕崩13天。
初五日,醇郡王奕為正黃旗漢軍都統,掌握實際的軍事權力。
初六日,御史董元醇上請太后權理朝政、簡親王一二人輔弼的奏摺。
初七日,準兵部侍郎勝保到避暑山莊。勝保在下達諭旨不許各地統兵大臣赴承德祭奠後,奏請到承德哭奠,並率兵經河間、雄縣一帶兼程北上。
十一日,就御史董元醇奏摺所請,兩宮皇太后召見八大臣。肅順等以咸豐遺詔和祖制無皇太后垂簾聽政故事,擬旨駁斥。兩宮皇太后與八位贊襄政務大臣激烈辯論。八大臣“嘵嘵置辯,已無人臣禮”。《越縵堂國事日記》記載:肅順等人恣意咆哮,“聲震殿陛,天子驚怖,至於涕泣,遺溺後衣”,小皇帝嚇得尿了褲子。兩宮太后不讓,載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