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多種說法:
第一種傳說,乾隆生母是浙江海寧大學士陳世倌(guān)的夫人。海寧在清朝有“陳氏三宰相”——順治朝大學士陳之遴、康熙朝大學士陳元龍、雍正朝大學士陳世倌,他們都不是靠裙帶關係,而是靠自身能力當上大學士的。
陳世倌,俗稱陳閣老,在康熙年間入朝為官。傳說陳世倌與雍親王一家常有來往,今天陳閣老的舊宅,還儲存有一塊九龍匾,據說是雍正親筆書寫的。那一年恰好雍親王的福晉和陳閣老的夫人,同月同日分別生了孩子。雍親王就讓陳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來時,陳家的男孩竟變成了個女孩。陳閣老意識到此事性命攸關,不敢作聲。那換入宮中的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許嘯天《清宮十三朝演義》說乾隆六下江南的目的就是探望親生父母。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陳閣老家的安瀾園,為的就是與生身父母相聚。但據孟森著《海寧陳家》考證,乾隆南巡第一次、第二次都沒有到海寧。第三次到海寧,陳世倌已死。可見乾隆下江南為了看望他的生身父母的傳說純粹是捕風捉影,根本沒有根據。陳家乾隆古裝像的園子叫“隅園”,因位於城的一隅而得名。乾隆第四次南巡住隅園,同浙江海塘工程有關,所以乾隆將“隅園”改名為“安瀾園”。當代香港小說家金庸是浙江海寧人,他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便是圍繞乾隆身世之謎展開的。金庸在小說中有聲有色地寫道:陳世倌的小孩抱進雍親王府,哪知抱進去的是兒子,抱出來的卻是女兒。陳世倌知是皇四子掉的包,大駭之下,一句都不敢洩露出去。這個故事一出籠,乾隆是陳閣老的兒子的傳說,便越傳越廣,越講越真。關於“調包”的故事,清朝中期就有傳說。先說康熙出自陳家,後來這個傳說不攻自破,就又移花接木,安在乾隆皇帝的頭上。其實,乾隆出生時,雍正的長子、次子雖已幼年早死,但第三子已經8歲,另一個妃子又即將臨產。且這時雍正才34歲,正當壯年,他怎麼會在已經有一個8歲兒子的情況下,急急忙忙、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的女兒去換陳家的兒子?這從情理上也是說不通的。退一步說,其時雍正並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否登上皇位,又怎麼會知道陳家兒子是有大福之人呢?
乾隆帝弘曆(3)
第二種傳說,晚清長沙湘潭有一位著名詩人、學者王輳г頌岢觶��〉納�杆淙皇橋レ鉳皇希��娜酚氡蓯釕階�洩亍M蹶'運是曾國藩的幕友,做過大學士肅順的西席(家庭教師),也是晚清著名的詩人。他在《湘綺樓文集》裡提到乾隆之母:
始在母家,居承德城中,家貧無奴婢,六七歲時父母遣詣市買漿酒粟面,所至店肆大售,市人敬異焉。十三歲時入京師,值中外姐妹當選入宮。孝聖容體端頎中選,分皇子邸,得在雍府。
後來雍親王生病,此女日夜服侍。數月雍親王病癒,她懷孕生下了乾隆。張採田《清列朝後妃傳稿》中轉引英和《恩福堂筆記》和王輳г恕斷驍猜ノ募�芳竊兀�俜⑷嗣歉�幼⒁庹飧鮃砂浮U庖凰搗ǜ揮詿�嬪�省G逡爬轄鵒旱熱銜�呵宄�⌒閂�貧仁欠淺Q細竦模�憂騫�肚斬ü�邢中性蚶�分校�梢鑰吹降筆鼻騫�囊恍┯洩毓娑āG騫�拿盼樂貧雀�巧�希�趺純贍莧貿械碌胤揭桓讎�踴旖�使�⑷胙⌒閂�兀克�哉庵執�凳強坎蛔〉摹�
第三種傳說,曾做過熱河都統幕僚的近代作家、學者冒鶴亭說:乾隆生母是熱河漢人宮女李佳氏。上海淪陷期間,作家周黎庵寫了《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發表在《古今文史》半月刊上(1944年5月1日),援引冒鶴亭的說法,並新增雍正喝鹿血等情節,增加了故事性:傳說雍正在做雍親王時,一年秋天在熱河打獵,射中一隻梅花鹿,雍正喝了鹿血。鹿血壯陽,雍正喝後躁急,身邊又沒有王妃,就隨便拉上山莊內一位很醜的李姓漢族宮女幸之。第二年,康熙父子又到山莊,聽說這個李家女子懷上了“龍種”,就要臨產。康熙發怒,追問:“種玉者何人?”雍正承認是自己做的事。康熙怕家醜外揚,就派人把她帶到草棚。醜女在草棚裡生下一個男孩,就是後來的乾隆。臺灣學者莊練(蘇同炳)在《乾隆出生之謎》文中、臺灣小說家高陽在《清朝的皇帝》書中,都認同這一說法,甚至於提出李氏名叫金桂,因為她“出身微賤”,而旨令鈕祜祿氏收養這個男孩,於是乾隆之母便為鈕祜祿氏。儘管乾隆生在草棚的傳說流傳很廣、故事生動、影響也很大,但那畢竟是野史,是靠不住的。
第四種傳說,晚清文人天嘏在《清代外史》中,說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滿族人,因此在宮中常常穿漢服,還問身邊的寵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