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都疏遠了軍中幾個重要將領。
趙雲文丑一直帶領遊騎在外巡視,高順張飛關羽主要負責練兵,黃忠主要負責出征前招募的親衛少年營兩千人的訓練,這幾個人都還沒有發現軍中的問題。
顏良徐榮負責軍中大小軍務,發現的問題較多,但是很多事情沒有公孫續出面是解決不了的,這不是能力威望的問題,關鍵是公孫續才是主帥,軍中第一人。
如果徐榮或是顏良出面做了一些越權的事情,哪怕做的再好這也是在挑戰公孫續的威信,這也是上位者最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才會有徐榮不斷求見公孫續的那一幕的發生。
就這樣連續過了五天,公孫續還是不召見徐榮,這幾天僕從軍鬧事越來越兇,原來由於沒有與鮮卑軍交戰,這些僕從軍就不會有賞賜,他們與漢軍不同,他們的賞賜全部來源於劫掠。
漢軍有官餉,幽州軍自從公孫續推行軍事改革後平時的賞賜也是很豐厚的,所以漢軍壓根不用操心這些事情。但是僕從軍的人軍紀本來就差,全靠公孫續壓制著,現在公孫續不管事,他們就有了別的心思,有一部分人偷偷溜出去想搶劫一些小部落。
但是方圓兩百里內早就沒有了那些小部落的存在,不僅沒有搶到啥反而還引起不小的混亂,文丑在外率千人隊巡視的時候正好遇到一隊大概一千人的僕從軍,本來文丑是要將他們押解回來等候處置的,但是這僕從軍不服管更對文丑挑釁。
文丑本來就是個暴脾氣,一直沒有撈著戰功,還被這群人挑釁,一時氣憤不過就率軍攻擊了這一千人兩軍交戰互有損傷,文丑這方死傷三百,僕從軍戰死五百,俘虜三百,其餘的打散了跑了。
這件事情傳回大營後被有心人利用傳的越來越兇,最後成了漢軍要殺光僕從軍,只是現在還沒有到下手的時候所以才會採取這種文火煮青蛙的辦法,這下僕從軍就不安分了,等著死可不是草原人願意的。
幾個萬夫長不斷要求公孫續給出合理的解釋,公孫續也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後不得已處罰了文丑才算平息了這件事情。漢軍雖有怨言,但終究是沒有釀成大錯。
檀石槐看著形勢對自己越來越有利就開始著手準備總決戰了,現在的鮮卑軍還有兵力上的優勢,只要能策反僕從軍,這仗就算是贏定了。就算不能策反,好歹也不讓他們跟自己做對。
自從被懲罰過後文丑很不服氣,老是沒事就去找僕從軍的麻煩,有幾次跟張飛和顏良喝酒的時候就揚言要報仇,更有幾次竟說出公孫續賞罰不明,厚此薄彼的話,顏良無奈,只得向公孫續申請把文丑調走去後方押運糧草,連同跟文丑鬧事的那一千遊騎也給調走了。
漢軍大營這才算是平靜了下來。一切都朝著檀石槐預計的方向發展,到現在為止,公孫續的優勢已經慢慢減弱,檀石槐也堅持不戰,只等最後總決戰。
這讓公孫續很生氣,雖然公孫續多次派人去挑釁叫陣,但是檀石槐壓根就是不搭理,最多也就是派點人去應付下,只要漢軍不是真的進攻,檀石槐都不讓鮮卑軍出擊。
現在的形勢反而改變了。一開始公孫續防守不遠出擊,慢慢才會佔有優勢,現在換成了檀石槐防守不進攻,慢慢扳回優勢,在這樣的一增一減中,檀石槐已經大致部署好決戰的任務,而公孫續還只是不斷派人叫陣,並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漢軍這邊總體上來說還是很安穩,賈詡戲志才兩名軍師也很少露面,現在能夠見到公孫續的也就這兩名軍師了,漢軍將士一直都是賣力的訓練。
黃忠訓練的親衛少年營也有了不小的進步,這批少年是公孫續這些年挑選出來的,只是趁著這次東征成軍帶出來歷練,暫時黃敘和典滿任校尉統領這兩千人。
張飛主要還是盯著他的重騎兵,其他將領各司其職,慢慢將前面的矛盾化解掉了。大軍也期待著決戰,畢竟出征已經兩個月了,孤軍遠戰,將士們也會思家。
更重要的是,軍中糧草已經不足,只夠大軍半個月之用,後續糧草一時也接濟不上,當然,鮮卑軍這邊也遇到了這種情況。所以鮮卑軍也迫切希望決戰,早日結果了這批漢軍他們才好去發財。
漢軍大營兩百里外,這裡早就超出了兩軍的偵查範圍,本來有些遊牧的小部落也早就遠遠逃逸了,現在這裡除了飛鳥走獸再無其他生命。
但就在這時候,二十名騎兵策馬奔過然後分散開偵查一會後其中一個什長說道:“這裡有座山,附近有水源,適合大軍紮營,張兵陳彪,你們兩個回去稟報軍師就說找到適合大軍紮營的地方了,其餘人隨我繼續偵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