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的也太多了吧,現在出手竟然這麼快,這麼狠了。剛剛那兩拳其實有一拳是多餘的,看來,我得找個時間跟你好好練練了。”
典韋恭敬的回道:“主公見笑了,這畜生竟然敢偷襲我,我不多打一拳,怎麼出得了這口惡氣。”
公孫續笑道:“哈哈哈,還是那副脾氣啊,來人,將這猛虎收拾了,等所有人集結後我們出發。”
小半個時辰後,公孫續這行人才算是再次啟程了。到現在,其實劉辯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要去哪,公孫續並沒有詳細跟他說明一切,眼看這不是朝晉陽方向,劉辯疑惑的問道:“兄長,我們到底是去哪,既然圍獵完了,我們應該是會去把。”
公孫續雙目直視前方,他眼中透著一股堅毅,聽了劉辯的詢問,公孫續緩緩回道:“諸侯會盟討伐董卓,並沒有給天下百姓帶來希望,董卓為了報復那些反對他的人,他已經下令縱兵劫掠。
平民百姓因此遭難,越來越多的人失去家園,失去親人,等待著他們的,將是死亡。
我在回幷州之前就收攏了一批難民,前兩天,我本該跟他們一起回幷州,但是,由於事情緊急,我不得不先行回到幷州,現在,我們是要去接應這批人過來。”
劉辯聽聞是難民,心中也不好過,雖然他無心當皇帝,但是,這種悲天憫人之心還是有的,尤其是聽聞到這些難民是因為諸侯會盟討伐董卓導致,劉辯心中就更加不好過。
公孫續並沒有在乎劉辯的心情,他只是繼續說道:“陛下,每個人生來都有自己的責任,曾經,在我見識過這個世道的不平與混亂後,我想找個清靜之地陪著我的親人恬淡的度過一生。
但是,我不去找麻煩,麻煩還是會找上我,很多時候,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不知道陛下對當初那場黃巾之亂有何感想。請恕臣說句大義不道的話,那些參加黃巾叛亂的貧民,大部分都是無辜的。”
“可是,他們是叛逆,難道這也算無辜嗎?”劉辯問道。
“叛逆嗎?或許吧。”公孫續冷笑道:“陛下,請問那些平民百信參加黃巾賊是為了什麼,難道都是為了封侯拜相,或者當皇帝嗎?他們,不過是剛剛反放下出頭的農夫,他們需要的,只是溫飽而已。陛下可覺得我說的有錯。”
“縱使如此,他們也不改成為叛逆,這是大逆不道之事,兄長不會不知道。不然,兄長當初也不會參與平叛,而且,兄長在那次平叛過程中立下大功,難道這不是事實嗎?”劉辯爭辯道。
劉辯雖然性格懦弱,但是,身為帝王家的子孫,這點維護帝王家尊嚴的勇氣還是有的。
公孫續並不否認,他繼續說道:“當初我參加平叛,絕不是為了加官進爵,也不是為了什麼封侯拜相。我只是想給那群走上絕路的平民百姓找條出路。
陛下可能不知道,我當初私底下遷徙了不少人去邊疆,先帝也是同意的。這些願意跟隨我遷徙的百姓,最後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安定的生活。
至於那些被別的將領俘虜的百姓,不是淪為官奴就是被坑殺。其家人、妻子都沒有得到好下場。請問陛下,難道,這就是他們應該得到的嗎?”
劉辯聽聞這些人的下場,心中也不好受,雖然他從小受到的教育告訴他,帝王做什麼都是對的,但是,劉辯還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平民百姓何其無辜,劉辯又怎麼會不知道。
“兄長所言,不無道理。敢問兄長,百姓叛亂,乃是他們不對在先,我父皇派兵鎮壓也沒有錯,如果不施以重罰,誰還會把皇帝放在眼中。縱使手段狠了寫些,那也是為了天下安定著想。”
劉辯繼續說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兄長覺得這句話可有錯。”
公孫續並不回答,他只是詢問道:“陛下可曾聽聞,君待我以國士,當以國士報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報之,君待我以草芥,必以仇寇報之。
天下,既然是皇室的天下,那作為皇帝,是否就更改守護好這天下呢?當權者難道只知道向平民百姓所取嗎?百姓為何叛亂,黃巾為何又會有這麼大的號戰力和影響力。
如果都生存不下去,陛下覺得誰還願意去等著被剝削嗎?
陛下自幼錦衣玉食,肯定不會了解貧苦人家的悲哀。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只求能得到兩餐一宿,同時,他們還得供養壓榨他們,欺壓他們的官員,他們還得支撐整個國家的運轉。
匈奴犯境,這些百姓就得將自己的兒子,兄弟,丈夫送上戰場,最後連屍體都找不到,他們為何願意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