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部分(第1/4 頁)
且不說這些傷員到底能活下多少人,僅僅是公孫續的這個態度,就已經感動了所有存活下來的俘虜軍將士,一直以來,公孫續對他們也算是獎賞豐厚,還為他們解決家人的問啊哦問題。
或許將他們的家人看管在營內有多半是為了監視他們的家人,但至少公孫續將他們的家屬保護的很好。尤其是這將戰死者全部帶回來,並不惜藥品為所有傷員療傷等舉動,直接就讓不少俘虜軍將士痛哭流涕。
在剛被選中加入俘虜軍的時候,幾乎所有俘虜軍將士都認為是被抓去當死囚,多數人也都是抱著多活一天是一天的想法,要不是有家人的拖累,他們中不少人都會選擇逃跑。
其實,逃跑不逃跑都一樣,就算跑了也會被別的部落抓住,到時候還是死囚的命,與其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呆在北疆軍這邊。要不是後來公孫續給予的賞賜相當豐厚的話,這些俘虜軍將士也不會這麼聽話。
再加上公孫續向他們許諾會論功行賞,哪怕是戰死了的,也會將他們應得的賞賜教到他們的家人手上,俘虜軍將士才算是肯聽命行事,畢竟,當俘虜就得有當俘虜的覺悟,哪怕公孫續明白著是要他們去死,可至少公孫續沒有虧待他們,這比起一般的俘虜不知道好強出多少倍。
直到大戰結束,這些遭受慘敗的俘虜軍回到營地的時候,他們才算是對公孫續徹底心服了,沒有責問,沒有辱罵,也沒有譏笑。公孫續親自慰問受傷將士,並用最好的藥品為他們療傷。
當一具具戰死者的屍體被帶回來的時候,不少俘虜軍將士都對公孫續跪下磕頭,誰不想在戰死後能夠將屍體運回到家人身邊,又有誰真心願意去當孤魂野鬼。
若不是出身卑微,天生就是被欺辱的命,這些草原健兒又怎麼會選擇參軍呢?他們誰都清楚上了戰場的後果,或許有的人會脫穎而出成為人上之人,但大多數底層出身計程車兵都是血灑疆場,埋骨他鄉。
這幾乎就是草原勇士的宿命,這麼多年傳承下來,不少草原部落都淡化死後歸鄉的念頭,既然不現實,那就不在奢望。如果說草原部落都對埋骨他鄉沒有任何異議的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沒見那些高層貴族死後,他們的屍體都被被運回來風光大葬嗎?
如果真是淡化了這種想法,那為什麼那些貴族死後不直接埋在外地呢?還不是因為出身卑微的緣故,生的時候沒有活著的權力和尊嚴,就連死了,也都比不過那些貴族,這,就是底層草原遊牧子民的宿命。
可是,公孫續偏偏就沒有這麼歧視他們。俘虜軍將士都是從被俘虜的底層士兵和牧民之間挑選出來的,他們跟草原貴族沒有一丁點的關係,一直以來,他們過的都是最窮苦的生活。
就算有些士兵家裡富裕些,但那都是他們用性命拼搏回來的,絕對不會是那些貴族白白賞賜給他們的。
公孫續身為漢人,沒有把這些草原士兵當作畜生對待,至少,公孫續一直都給他們保留了人的尊嚴和活下去的權力,除去那些確實是惹是生非想造反的,其他人,公孫續都沒有虧待他們。
公孫續看著一具具戰死者士兵的屍體被家人領走,看著那些家屬痛哭流涕的樣子,公孫續明白,這不僅僅是因為這些家屬失去了最親的親人,或許這些戰死士兵是他們家唯一的成年男丁,一名成年男丁戰死,就意味著這一家人生存的希望徹底破滅,今後,他們多半是當奴隸的命。
每當被認領走一具屍體,公孫續都會派人上前仔細記錄清楚,除去最後四百多具屍體無人認領之外,其餘戰死者已經回到親人身邊。
所有人都還沒有離去,這是公孫續特意安排的,他要給所有俘虜軍和俘虜軍家屬一個承諾,或許公孫續夠冷血夠心狠,在指揮作戰的時候這些士兵也許真的就是他眼中的一竄竄數字,但是,公孫續從沒有想過要虧待這些肯為他賣命的勇士,哪怕這些人都草原遊牧部落的子民。
“今日,我軍戰死者有一千七百三十四人,將近一千三百多家庭失去了親人,為此,我深感痛心,但是,我向你們保證,戰死者應有的獎賞我u都會一分不少的交到他們家屬手上。”公孫續看著眾人吼道。
俘虜軍將士和那些家屬聽到公孫續當著這麼多人的面給許這個承諾,他們都感動的痛哭流涕,不少將士都直接跪下喊道:“將軍仁德,將軍仁德、、、、、、”
公孫續揮揮手示其他們都靜下來,他繼續說道:“我知道,你們中很多人都失去了親人,若是在以前,或許這就意味著你們從此失去了收入來源,失去了家庭支柱,或許,你們要面臨的是淪為奴